中國產經觀察消息:四川沃文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沃文特”在創業板IPO審批已逾三年的關鍵時刻,公司近期積極更新了財務資料,旨在加速推進其上市進程。然而,公司當前正面臨營收與利潤下滑的雙重壓力,以及市場拓展的瓶頸,這些挑戰不容忽視。同時,銷售費用的急劇增加與研發投入的相對不足,凸顯了沃文特在資源配置方面亟需優化的緊迫性。
成長瓶頸顯現,全國市場拓展仍需發力
沃文特成立于2006年,總部位于成都高新西區,是醫學檢驗領域的領先高科技企業與綜合服務商。公司深耕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服務,為臨床檢驗中心、疾控中心、科研院所及中心血站等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產品線覆蓋自有儀器、試劑、耗材及代理產品,專業服務于生物檢測實驗室,展現強大的研發實力與市場服務能力。
作為一家正處于IPO審批注冊階段的企業,沃文特在招股說明書中展現的生產經營狀況,揭示了其面臨的多重挑戰。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在營收與利潤增長方面遭遇了阻力,這在IPO進程中無疑構成了潛在的不利因素。
具體而言,沃文特在2021年至2023年間,營業收入雖在初期實現了約24%的年度同比增長,由4.79億元增至5.83億元,但至2023年卻出現逆轉,下滑至5.63億元,降幅達3.43%。
同樣地,沃文特歸母凈利潤的增長軌跡也呈現出先揚后抑的態勢,從2021年的0.73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0.77億元后,2023年回落至0.76億元,顯示出業績增長動力明顯減弱。
值得關注的是,沃文特凈利潤率的持續下滑,從2019年的18.23%降至2023年的13.51%,深刻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趨勢。
此外,根據創業板對快速成長企業的嚴格要求,沃文特近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僅為5.53%,遠低于規定的10%門檻,這一數據不僅凸顯了公司在成長速度上的不足,也可能對其市場估值與投資者的增長預期產生不利影響。
在業務布局層面,沃文特同樣面臨考驗。其業務高度集中于四川省內,銷售收入占比超過半數,這種地域集中性不僅加劇了公司對地方政策與行業集采政策調整的敏感度,也暴露了公司在全國市場拓展中的短板,包括銷售渠道的有限性和資源分配的不均衡,這些均構成了公司未來發展的潛在障礙。
此外,從合規角度來看,沃文特在首次申報至今的監管檢查中,遭遇了三次不符合標準規定、需限期整改或外觀不符合要求的情況,這些合規問題雖未直接阻礙其IPO進程,但增加了市場對其內部管理與質量控制能力的關注,要求公司在未來發展中更加注重合規經營與風險管理。
銷售網絡穩定性堪憂,應收賬款高企
分析沃文特的營收構成,其銷售策略由直銷與經銷兩大支柱構成,近年來,經銷模式收入占比顯著攀升,從2021年的46.95%逐步增長至2023年的57.77%,反映出公司對經銷渠道的依賴加深。
然而,經銷商隊伍卻在高頻變動。2022年新增211家而退出160家,2023年則新增220家并退出154家,揭示了其銷售網絡的不穩定性。
財務數據顯示,沃文特的應收賬款問題不容忽視。2021至2023年間,應收賬款賬面價值持續增長,2023年達到了2.48億元,且占流動資產及營業收入的比例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尤其是賬齡超過一年的應收賬款占比從2021年的11.62%,大幅上升至2023年的24.00%。
與此同時,沃文特的期后回款率卻逐年下滑至2023年的19.43%,這表明公司在應收賬款管理及對經銷商的控制上可能面臨挑戰,同時也引發了對其是否存在向經銷商轉嫁庫存壓力的合理懷疑。
銷售費用高漲,研發投入待加強
在營收、利潤雙降下,沃文特的銷售費用增長態勢引人注目。截至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已攀升至1.46億元,同比激增37.34%,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顯著上升至25.93%,凸顯出公司在市場拓展與銷售渠道建設上的高額投入。
盡管沃文特方面解釋稱,此增長源于自有產品業務的上升期所需,但實際業績表現似乎未能充分驗證這一戰略投入的即時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沃文特作為榮獲“國家重點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高新區瞪羚企業”等殊榮的企業,其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亦不容忽視。過去三個完整財年,公司的研發費用持續穩步增長,從0.58億元增長至0.70億元,顯示出對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的堅定承諾。
然而,相較于同期銷售費用的顯著擴張,研發費用的絕對值及占營收比例(最高未超12.50%)均處于相對較低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沃文特在資源配置上的策略傾向。
盡管自有產品營收占比的逐年提升,且超越代理產品,標志著沃文特在科技壁壘構建及產品線優化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面對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公司仍需審慎評估銷售與研發之間的投入平衡,以實現業績的穩健增長與長期價值的最大化。
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