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歷時3天,設有院長論壇、年會主論壇和24個分場活動,共有168個特邀報告和122個口頭報告,涉及了航空航天智能檢測、精密儀器、聲學儀器技術、空間探測與儀器、生命科學與醫療儀器、人工智能與儀器、核反應堆智能測控、信息通信、動態測試、集成電路測量、氣象雷達技術、電磁聲感測、智能微系統和極寒環境探測與遙感等多個方向。
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地質儀器分會主任委員、吉林大學林君,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李得天,同濟大學董小華分別以“仿復眼自主導航——從算法、系統到行為”“發展地球探測儀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航天計量測試技術發展與展望”“深空探測測繪遙感研究進展與展望”為題作報告,共享最新前沿成果,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國防科技大學楊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北京理工大學趙維謙,中南大學陽春華,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哈爾濱工業大學劉儉,濟通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伍大成分別以“北斗星間鏈路實踐與思考”“高精度激光差動共焦成像/檢測技術及儀器”“開放環境封裝藥瓶殘氧量在線檢測關鍵技術與應用”“ISO標準化發展動態及共焦顯微儀器技術進展”“持續恒載監測:原位校準難題及新型量值傳遞溯源技術”為題進行交流分享。
大會期間,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與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合作,開展儀器儀表關鍵核心技術研究。
會上,還舉行了2023—2024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會士榮譽稱號授予儀式、第二批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高校會員服務中心授牌儀式,頒發2024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2024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獎學金等。
本次年會匯聚了全國473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1600余位專家學者,收錄長摘要論文403篇,出版論文166篇,展出海報164張。
7月19—23日,以“合成生物學驅動資源深度認知及高效利用”為主題的第五屆合成微生物學與生物制造學術研討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微生物學會分子微生物學及生物工程專業委員會、中國微生物學會普通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新疆微生物學會主辦,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塔里木盆地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兵團重點實驗室承辦,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大學)、農業微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華中農業大學)... [閱讀]
7月27—3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國現場賽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在頒獎環節,73名教師(團隊)獲一等獎、170名教師(團隊)獲二等獎、240名教師(團隊)獲三等獎,21個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獲獎教師代表和優秀組織單位代表作了發言。 現場賽期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作題為《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同期還開展了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教育數字化創新發展、新工科教育... [閱讀]
7月30—31日,中國水產學會漁業資源與環境分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中國水產學會漁業資源與環境分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承辦,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單位協辦。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研究生以及企業技術骨干共30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金顯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鄒桂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黃良民、浙江海洋大學教授高天翔、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 [閱讀]
7月27—31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全國現場賽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 在頒獎環節,73名教師(團隊)獲一等獎、170名教師(團隊)獲二等獎、240名教師(團隊)獲三等獎,21個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獲獎教師代表和優秀組織單位代表作了發言。 現場賽期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作題為《教育強國建設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同期還開展了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教育數字化創新發展、新工科教育創新、新文科教育創新...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