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28日電 北京市文化局原副局長張曉利用其先后擔任北京電視臺總編輯、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北京文創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創集團)法定代表人等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113萬余元。12月28日上午,北京一中院一審判決認定張曉構成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100萬元。
張曉今年53歲,博士研究生文化,案發前是北京市文化局原副局長、原文創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經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曉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3月,利用擔任北京電視臺總編輯的職務便利,接受趙某的請托,為趙某之女進入北京電視臺工作提供幫助。2010年春節前后,張曉收受趙某給予的200克金條一根,價值人民幣4.7萬余元。被告人張曉于2009年底至2013年9月,利用先后擔任北京電視臺總編輯、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文創集團籌備組負責人、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的職務便利,接受陳某的請托,為陳某之友參演北京電視臺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等多個節目、文創集團承辦的歌會等提供幫助。2010年11月至2014年下半年,張曉先后4次收受陳某給予的港幣100萬元(折合人民幣78.6萬余元)、酒店消費卡3張(價值人民幣29.8萬余元),共計折合人民幣108.4萬余元。
據了解,一審庭審中,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否認了檢察機關指控的事實,被告人供述其并未利用職務便利幫助趙某之女進入北京電視臺工作,趙某給予其金條是朋友之間的饋贈。此外,被告人在北京電視臺和文創集團任職期間,具有節目制作的決策權,其是基于正常工作安排宣傳、推廣。陳某鑒于被告人為他所在公司提供諸多咨詢幫助及為了招聘被告人到他的公司工作而給予其財物,其不具有受賄的主觀故意,其行為不構成受賄罪。
北京一中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人張曉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張曉犯受賄罪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張曉所犯受賄罪,數額巨大,依法應予懲處。鑒于在案凍結、扣押了部分贓款、贓物,可對張曉酌予從輕處罰。
故北京一中院作出上述判決。
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李婧)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在江蘇南京揭牌,巡回法庭隨即正式辦公。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第三巡回法庭庭長江必新介紹,第三巡回法庭依法不受理的案件類型有六類,當事人和來訪群眾在到巡回法庭相關訴訟業務前,可以事先撥打最高人民法院熱線電話了解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第三巡回法庭庭長江必新介紹,第三巡回法庭于2016年12月26日實現全庭人員整編入駐,并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在人員配備、機構設置、運行...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