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文:
如今,品牌已從搶奪認知紅利進入了信任紅利的時代。消費者不再被動接受品牌的簡單粗暴的廣告輸入,而是喜歡通過品牌口碑、產品理念、社會責任感等因素建立起與品牌的信任,從而成為品牌忠實的用戶。
那么,在新消費時代,品牌如何建立與消費者的深度信任?
金龍魚把目光放到了與自己產品及理念極度契合的農耕紀實節目《種地吧》上,把產品背后很多抽象的概念,融入到真實、鮮活的土地耕耘當中。用2年時間,成功種草“6步鮮”產品理念,種出了流量與口碑的雙豐收,也種出了品牌營銷的新高度。
近日,以“6步鮮新米節,從鮮割開始”為主題的金龍魚6步鮮新米節,在黑龍江哈爾濱五常生態基地正式開啟。奧運冠軍邢傲偉再次攜手愛奇藝勞作紀實互動真人秀《種地吧》少年蔣敦豪、李昊前往稻田,一起“鮮割”秋天的第一碗鮮米。
這次新米節活動,再次把人們的目光聚焦在“金龍魚x種地吧”跨界合作上,感嘆“相信土地的力量”的同時,也品出了更多價值思考。
深挖之后才發現,二者的”天作之合“,遠不止植入產品那么簡單。
金龍魚6步鮮深度植入《種地吧》
用2年時間“養成”用戶對鮮米的認知
2023年,綜藝屆黑馬《種地吧》出現在大眾視野里。140畝耕地、8塊農田和十個默默無聞的少年,連續拍攝了192天,種地養成系慢綜誕生,就如同見證農作物從無到有,從種子到結果,觀眾們也見證了這10個“養成系新農人”的成長。
和《種地吧》相似,品牌講究與消費者建立信任的“養成”。
以金龍魚的「6步鮮」大米為例,作為益海嘉里集團多年深耕、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才推出的、國內首創、的稻谷“6步鮮米精控技術”創新體系開發及產業化,鮮割、鮮谷、鮮存、鮮碾、鮮裝、鮮食……每一個環節都科技滿滿,這里面涉及了、低溫升碾米、稻谷品種純度鑒定和、蟲卵檢測、科學蒸煮等等,都是離我們普通人較遠的高科技。
那這些專業的農業知識如何傳遞給消費者呢?消費者又如何產生信任呢?
2023年初,金龍魚便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精準預判,攜手《種地吧》把鮮米理念融入到真實、鮮活的土地耕耘當中,讓消費者慢慢“養成”對鮮米的產品認知。同時,在“開耕”和“鮮割”的關鍵節點上,不斷強化品牌認知。
2024年春季,金龍魚6步鮮大米攜手《種地吧》少年蔣敦豪、李昊,在黑龍江哈爾濱五常生態基地舉辦“開耕儀式”,播種下秧苗。金龍魚6步鮮大米《種地吧》官方授權聯名款也同步上市,借勢節目熱度、十個勤天粉絲效應,頻頻上熱搜,引發網友種草分享,“開袋就聞到一股很鮮的清香味”“煮出來很有嚼勁”“能炫兩大碗米飯”,品牌話題里種草如潮,隔著屏幕都能聞到一股新鮮的米香氣。
此次新米節,金龍魚與《種地吧》再續前緣,蔣敦豪、李昊重返稻田,現身6步鮮哈爾濱五常生態基地,為消費者收獲秋天的第一碗鮮米。
金龍魚與《種地吧》的牽手,不僅是傳遞產品的年輕基因,也是躬耕于土地的少年們傳遞出來的“新農人精神”,更是同樣深耕于土地的金龍魚6步鮮大米,為廣大消費者帶來的大地豐收之禮。傳統農耕與創新科技碰撞下的IP聯合,將“6步鮮大米”產品鮮活的特點傳遞給消費者,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目光聚焦在“農業科技現代化”、“科技興農”上,這才是金龍魚流量與口碑雙豐收背后更深層次的品牌愿景。
金龍魚6步鮮屢獲殊榮,
高端品質「讓中國人吃上好鮮米」成為現實
每一個爆款背后,都有直指人心的洞察做支撐。
一直以來,農業都是我國高度重視的發展內容。《種地吧》聚焦土地與糧食,引領新一代年輕人踏實去做事,認真去生活,珍惜糧食,關注鄉村振興,向觀眾傳遞“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付出總有收獲”的正能量價值觀。
而國民糧油品牌金龍魚大米則希望借助年輕人喜愛的內容,深入年輕群體,傳遞產品價值的同時,助推中國農業糧食行業的發展,將“好米當然種出來”的理念深深刻在消費者心中。
金龍魚6步鮮與《種地吧》的合作可謂是豐收滿滿,除了收獲銷量與口碑,還斬獲了第十五屆虎嘯獎娛樂營銷類金獎及2024金瞳獎綜藝類金獎。
這不是金龍魚6步鮮大米第一次獲得金獎殊榮。6步鮮大米采用的稻谷“6步鮮米精控技術”創新體系開發及產業化,在2022年獲得了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這也是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當年惟一一個“特等獎”項,含金量可見一斑。
稻谷“6步鮮米精控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大米食味、新鮮度和口感,讓中國人吃上好鮮米,還可以借助節糧減損技術,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稻谷“6步鮮米精控技術”中的第一個環節——「鮮割」,就是以節糧減損為出發點,在稻谷九成熟時適時「鮮割」,不僅可以確保稻米品質,還可以減少收割時稻谷自然脫落帶來的約5%的田間損失。以北方一作區水稻產量估算,若普遍采用鮮割模式,能夠減少約235萬噸損失,相當于吉林省水稻年產量的三分之一,可謂是利國利民!
正因為此,奧運冠軍邢傲偉實名點贊,對金龍魚6步鮮大米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從“鮮割”開始的6步保新鮮,不僅保留了大米的新鮮與美味,還體現了企業在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與貢獻。
金龍魚的成績,離不開其長期以來對“新質生產力”的深耕,金龍魚采用的稻谷6步鮮米精控技術,便是科技創新在農業領域的生動體現。在“鮮割、鮮谷、鮮存、鮮碾、鮮裝、鮮食”的各關鍵環節上,實現了田間到餐桌的全鏈路保鮮,也為稻谷的基因檢測、降低水分、科學存儲、適度加工、即碾即裝等重要階段提供了嚴苛保障。
這種技術領先和品牌格局,值得許多品牌“抄作業”了。
金龍魚跨界《種地吧》已完美收官
但「端穩中國飯碗」的時代使命仍在持續…
看完《種地吧》,我們不難發現,它不僅僅是個綜藝節目,它的可貴在于,正視了當前全世界面臨的難題,即糧食安全問題。同時,種地將躬耕精神、糧食安全、鄉村振興這些宏大選題作為節目的立意點和創意點,或許正是這種深層的時代使命,才吸引了向來以“保障糧食安全、建設糧食強國”為企業己任的金龍魚的橄欖枝。
如今,金龍魚與《種地吧》跨界合作也在“新米節”中迎來完美收官,但借“種地吧”的火點燃大家對農業生態健康、對營養鮮米、國家糧食安全的關注,卻仍在繼續。
倉廩實,天下安。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23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顯示,2022年全世界約有24億人無法持續獲取食物,約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約有9億人處于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中國作為水稻的發源地,對于水稻的育種、種植、加工、利用等環節不斷進行優化和產業升級,這既是對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政策的積極響應,也是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對于全球糧食安全和糧食經濟所做的重大擔當,才能夯實“中國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的底氣。
同時,在農業深度轉型的今天,對于糧油產品來說,食品安全是基線,在農業科技領域,糧油品牌更要始終把食品安全、營養健康放在首位,踐行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用品牌連接消費個體和社會生態,從而真正以鄉村振興為使命,讓農業成為幸福的產業。
益海嘉里金龍魚作為國內糧油行業的領軍企業,積極響應,堅持科技研發,推動“藏糧于技”、“吃干榨盡”戰略,致力于打造符合國民消費升級需求的糧油產品。通過農業科研創新,益海嘉里金龍魚努力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動農業高質量現代化發展。
2020年起,益海嘉里金龍魚在五常生態基地開展訂單種植,依托現代科學田間管理模式為水稻提供全程種植管理,保證從原糧種植到加工處理都在五常完成,全程具備“稻谷6步鮮米精控技術”加持,真正從源頭鎖鮮,讓消費者吃得安全、美味、新鮮。
一粒鮮米背后的技術創新,體現著益海嘉里金龍魚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國民餐桌的變遷。讓我們看到金龍魚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時代使命感。
從田間走向國民餐桌,讓消費者可以「天天嘗鮮」,是金龍魚6步鮮大米一直以來為之奮斗的目標。
相信未來,金龍魚將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率先推動大米行業標準規范和技術的再次升級,不斷探索鮮米品質提升的更多可能,引領鮮米市場的發展,推動行業進步。
糧穩才能天下安,從鮮割開始,期待未來中國糧食行業收獲真正的「豐」景!
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