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在廣州落幕。截至5月4日,本屆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額達24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0.7%。新興市場客商成交積極,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成交額為138.6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3%。此外,廣交會線上平臺成交漸趨活躍,出口成交額達30.3億美元,比上屆增長了33.1%。
參展企業現場展示新品超100萬件
主營產品為一次性剃須刀的寧波佳利世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此次參展,我們堅持以創新賦能,采用新材料、創造新產品、發展新零售,此次帶來了不少綠色環保的新產品。比如,超微分子可降解剃須刀,采用了全降解、半降解原材料,契合了順應自然、追求環保的理念。”佳利世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舒紅云說。
憑借多年參展經驗,沈陽般舟紙制品有限公司針對不同地區,推出了個性化產品。該公司總經理張曉放表示:“我們對展示產品進行了技術升級,包括改進產品設計、調整產品配方的功能性、優化產品用料的舒適性體驗等,受到了眾多采購商的認可。”
正因堅持在“新”上持續發力,眾多企業得以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現場展示新品超100萬件,舉辦334場新品首發首展首秀活動。企業在線上平臺累計上傳展品超254萬件,其中新產品66萬件、智能產品10萬件、綠色低碳產品40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21萬件。
“廣交會上,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創意層出不窮。”廣交會新聞中心主任、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表示,更多體現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果的高端、智能、綠色、低碳產品涌現,受到國際市場熱捧和青睞,彰顯了“中國智造”的硬實力,為外貿發展注入新活力。
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參會
“聽說你們在本屆廣交會上有新品首秀,是哪一款呢?”5月2日中午,中柏文具(惠州)有限公司展位迎來了一位來自俄羅斯的老客戶。
該公司銷售經理喬依指著一款新品熱情地介紹:“這款固體油漆筆不僅可以在鋼鐵、橡膠、塑料、木板、玻璃、紙張、混凝土等表面書寫,還可以在水下、高溫、極寒等環境下書寫,字跡防水防脫且不易褪色。您可以試用一下。”
中柏文具(惠州)有限公司已連續參展26屆。喬依告訴記者:“廣交會是我們獲客的重要平臺,本屆廣交會開展以來,已經有來自俄羅斯、中東、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優質采購商前來洽談合作。”
同樣受益于廣交會的,還有廣州市奇峰塑膠有限公司。該公司從2007年開始參加廣交會。“廣交會平臺是我們訂單來源的主要渠道之一。本屆廣交會第三期的前兩天,已經有來自土耳其、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家和地區的老客戶前來下單,訂單量達20個貨柜。”奇峰公司總經理王特陽說。
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共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24.6萬名境外采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增長24.5%,刷新了廣交會紀錄。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采購商達到16萬人,增長25.1%;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采購商6.1萬人參會,增長25.5%;金磚國家采購商為5.2萬人,增長27.6%;歐美采購商有5萬人,增長10.7%。(記者 龍躍梅)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僑龍應急是國內較早涉足應急搶險裝備行業的福建籌備上市企業,在擬IPO過程中,并沒有公布2023年主要經營數據,引來市場關注。而在之前上市過程中,其暴露了核心產品大流量供排水搶險車占比超90%,營收波動性大且產品結構單一,研發投入有待提高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僑龍應急招股書信息披露存疑,包括財務數據、注冊資本實繳情況與主要客戶數據不一致,引發監管與市場擔憂,或一定程度成為上市障礙。 經營體量較小,90%營收依賴單一產品 僑龍應急作為國內應急搶險裝備領域的先驅,... [閱讀]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2024中國國際氣體工業博覽會暨第九屆國際氣體產業大會上,德林海(688069.SH)帶來了全球首創的1Nm3/h 22MPa AEM 電解槽,意味著公司布局零碳板塊迎來重磅成果落地。 該研究成果由公司全資子公司無錫德林海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零碳科技”)獨立研發,系公司圍繞減碳和零碳的核心理念布局零碳板塊的重要階段性成果。零碳科技是德林海的全資子公司,自成立以來,積極布局光伏、儲能、氫能等零碳板塊業務,為客戶... [閱讀]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 作為“新三樣”代表之一的光伏產品,2023年出口增長跑出了65.5%的加速度。在世界能源結構轉型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中,我國光伏產品憑借卓越的技術與品質,已然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為新能源領域下一階段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中國光伏制造業,無論是光伏裝機量還是發電量,都位居世界之首,已成為新質生產力集... [閱讀]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山東信通作為電力、通信行業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山東地區備受矚目的擬IPO企業,但其上會之路歷經波折。盡管近年來利潤持續增長,但過度依賴稅收優惠和政府補助,兩者貢獻超過五成凈利潤。此外,公司研發費用占比較低,僅為行業平均的六成多,并曾因研發不足而陷入法律訴訟。 同時,山東信通銷售費用偏高,業務招待費占比較大,這可能與對淄博國資客戶的依賴有關。這反映出公司在市場推廣上過于依賴傳統方式,而非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 利潤穩步增長,但稅收優惠與政府補助貢獻超五成 山東...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