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6月30日電 題:中央系列惠港措施提振香港經濟動能
新華社記者黃茜恬
“三聯通、三便利”六項政策舉措推出、“個人游”計劃不斷擴大、來往京港滬港的夕發朝至高鐵動臥列車正式通車……2024年以來,中央接連推出一系列惠港措施,涵蓋金融、文旅、區域合作等范疇,極大提振香港經濟動能。
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債券通”升級、“跨境理財通”優化、實施港澳居民購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深化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決定推出“三聯通、三便利”共六項政策舉措,內地和香港的金融合作更進一步。
“只有背靠祖國,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才能真正得以鞏固和發展;也只有在祖國的支持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未來才能在全球金融體系中占據更重要位置。”香港經濟學家梁海明說,通過增強跨境金融合作、提升市場流動性、優化金融環境和監管體系等,香港將繼續在全球金融版圖中扮演關鍵角色。
優化后的“跨境理財通”已于2月底啟動,市場反應熱烈:3月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新增24288人,新增人數是2月的10.16倍,實現首次單月新增投資人數破萬。
“這反映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對探索更為廣泛的投資產品標的、充分利用香港和內地金融市場在理財產品上的差異化,有非常大的潛在需求。”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教授黎晨說,系列措施將強化香港成為資產管理中心的競爭力,以及香港的“超級聯系人”角色,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4月,中國證監會公布五項關于進一步優化滬深港通、助力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措施,包括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合資格產品范圍;將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納入滬深港通;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柜臺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這些舉措將為國內和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選擇,為香港市場帶來更多流動性,港交所將通過持續優化互聯互通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產品。相信這次優化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活力。
助力香港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位于灣仔的北京水餃王主打北方特色餃子,店主李亞君表示,今年以來“個人游”城市不斷擴大,令商戶更加有信心。她相信隨著訪港旅客越來越多,香港的餐飲、生活,以及公司經營等各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今年以來,中央兩次擴大“個人游”城市名單,新增西安、青島、太原、呼和浩特、哈爾濱、拉薩、蘭州、西寧、銀川和烏魯木齊,涵蓋城市至此增至59個,包括所有內地省會和自治區首府城市。
香港旅發局主席彭耀佳表示,中央政府于3個月內兩度新增“個人游”城市,充分反映中央對香港的全力支持和信心,更為香港旅游業帶來一份禮物。
“發展好旅游業對香港全力拼經濟、謀發展非常重要。”特區立法會旅游界議員姚柏良說,“個人游”計劃城市擴容有助推動香港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香港也會思考如何完善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質量評價體系。
借著旅游經濟的東風,香港旅發局于6月2日至6日一連五天,安排新政策下首個旅游業界考察團來港,考察團成員來自哈爾濱、拉薩、烏魯木齊等8個新增“個人游”城市。考察團在發掘香港特色文旅體驗中,協助開拓客源市場,為香港旅游業帶來更多機遇。
特區政府也緊抓旅游業惠港政策機遇,與旅發局推出一連串安排,包括舉行“好客之道”運動啟動禮,鼓勵業界熱情接待旅客;向新增8個“個人游”城市旅客派發優惠券等。香港不少餐廳也積極研究內地社交平臺,了解旅客喜好的推介形式,發掘受旅客歡迎的打卡元素,致力為內地旅客提供新奇體驗。
推動香港與內地交流 促進民心相通
近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對外發布公告,自香港、澳門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免稅額度從5000元人民幣,提高至12000元人民幣。
香港民建聯表示,非常感謝中央對香港發展的支持,相信本次提升免稅額的措施定能吸引更多內地旅客到香港游玩,加快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同時也順應內地旅客與時俱進的旅游消費需求。
6月15日,來往京港滬港的夕發朝至高鐵動臥列車正式通車。將北京、上海至香港的全程旅行時間分別由24時31分、19時34分壓縮至12小時34分、11小時14分,開啟又一個高速、舒適及便捷跨境出行的篇章。
特區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張欣宇率先體驗從香港西九龍站開往上海虹橋站的首班車。他說:“夕發朝至高鐵動臥列車的開行,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關照與支持,這不僅僅是交通方式的升級,更是對香港與內地經濟、文化交流的深層次推動,密切香港與內地的聯系,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3月,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公布《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2024年度資助項目名單》,香港有12個項目入圍,為歷年最多。
香港錢秀蓮舞蹈團的舞劇《和·春之祭共舞》作為入圍項目之一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該舞蹈團藝術總監錢秀蓮表示:“這讓香港藝術家得到更有力的支持,給予我們鍛煉的平臺和實現夢想的機會。”得益于這次資助,錢秀蓮舞蹈團將在今年舉行三次公演,4月已在上海首站巡演,10月將前往法國,此外還可能在粵港澳大灣區演出。
源源活水來,各界普受益。香港社會各界及輿論普遍認為,中央支持是香港繁榮穩定的底氣所在。香港要緊抓系列惠港政策機遇,積極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善用新思維,順時而為、順勢而為,大力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分享國家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紅利。
6月18-24日,青年托舉人才國情研修班在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舉辦,近兩屆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的54名青年科技人才參加研修,中國科協專職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出席開班式并作動員講話。 研修班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楊衛,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咨詢委員會秘書長高瑞平,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主任許倞圍繞科學道德和科學家精神、當前科技發展形勢等內容作專題輔導報告;邀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國防大學教授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引導... [閱讀]
為做好山東省科協“十五五”規劃和2025年預算項目庫設計工作,6月17-21日,山東省科協有關負責人分別帶隊到河南、江蘇、安徽、湖南、四川等五省調研,并與五省科協開展專題交流。 調研組與五省科協深入座談交流了近年來的主要工作亮點、工作開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打算,重點了解了五省圍繞大局持續深化群團改革、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工作思路、強化資源集聚培育工作品牌、發揮系統優勢組織實施重大項目、精準對接服務市縣科技創新、強化陣地基礎提升服務能力等方面的思考謀劃、項目設計和實施成效情況。... [閱讀]
6月22日,由中國科協舉辦的2024年第六期中國科技會堂論壇在京舉行。本期論壇以“深空探索瀚海翱翔”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總設計師于登云,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上海市航天測繪遙感與空間探測重點實驗室主任童小華作主題報告。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首席科學家李菂、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賈世錦參加主旨交流。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中央企業約140位領導干部出席論壇。 于登云以“我國月球探測創新實踐與未來展望&rdquo... [閱讀]
6月14—16日,由中國抗癌協會(CACA)腫瘤腸病學專業委員會、亞洲炎癥性腸病組織(AOCC)主辦的第12屆亞洲炎癥性腸病組織年會(AOCC 2024)在西安召開。 本次大會以“面對炎癥性腸病的挑戰”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德國、葡萄牙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名消化病領域專家代表出席會議。與會代表聚焦炎癥性腸病(IBD),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討論臨床治療的最佳實踐以及交流亞洲各國在IBD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