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觀察:一脈陽光舉辦醫學影像高峰論壇 熱議AI時代醫學影像發展
來源:
中國產經觀察網
日期:2024-06-13 09:13:05
點擊:90469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6月12日,江西一脈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脈陽光”)舉行上市主題儀式活動及醫學影像高峰論壇。
高峰論壇上,有關專家分享了AI時代醫學影像的發展趨勢,分析了當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難點與痛點,并給出了“解藥”。一脈陽光表示,未來將更加積極地擁抱技術創新與人工智能,以AI賦能醫學影像全流程,讓流程更順暢,讓角色參與更高效。
一脈陽光將不斷夯實服務內涵,發揮上市公司在本土的產業引領帶動作用,努力成為新時期醫療AI基礎設施和生態的建設者、搭建者和引導者,助推經濟轉型升級,在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中貢獻醫療影像力量。
一脈陽光則在論壇上回顧了公司的初心與10年發展歷程,展望了未來發展。從2014年10月一脈陽光落戶贛江新區,到2023年12月31日,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網絡已覆蓋17個省(市、區)、59個縣級行政區。其中,在江西省已實現南昌、新余、贛州、景德鎮、撫州、吉安、宜春、鷹潭、萍鄉、上饒等設區市的市縣鄉(鎮)服務全覆蓋。
目前,一脈陽光已成長為國內唯一一家為醫學影像產業鏈提供全面影像服務及價值的醫學影像平臺運營商及管理者。6月7日,一脈陽光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港股“醫學影像服務第一股”。
會上中信證券醫療組做了《模式創新正當時,第三方影像中心勢在必行》報告,從醫學影像設備和服務市場發展現狀、第三方醫學影像服務行業的發展前景、二級市場對醫學影像服務的關注度和估值體系、投資看點等四個維度展示了行業以及一脈陽光的發展前景。
當前我國整體醫學影像資源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CT、MRI及PET/CT的裝機量不足。日本和美國的每百萬人均CT裝機量分別是中國的3.7倍及1.5倍;日本和美國的每百萬人均MRI裝機量分別是中國的4.1倍及2.9倍;以及日本和美國的每百萬人均PET/CT裝機量分別是中國的8.2倍及10.2倍。
同時,基層醫療系統影像服務能力薄弱:醫學影像設備分布不均;醫學影像診斷能力不足;醫學影像設備利用率低。
基于此市場規模方面也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按收入計2023年中國醫學影像服務市場規模為人民幣3109億元,2018-2022年年復合增長率為12.4%,預計2030年將達到人民幣6626億元。
報告指出了第三方醫學影像服務行業市場增長因素,1)中國龐大的人口及每百萬人人均醫學影像設備較低;2)中國人口老齡化及居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中國診斷影像的需求增加;3)中國醫學影像資源整體匱乏及不平衡;4)公立醫院出現超負荷情況,高端客戶對優質醫學影像服務的需求未得到滿足;5)缺乏先進醫學影像設備及影像醫生以改善服務能力的醫療機構的需求;6)中國政府持續支持鼓勵發展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
得益于醫學影像中心等新興醫療服務機構的的逐步建立,其他醫療衛生機構快速發展,自2014年起,中國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的市場規模以15.2%的年復合增長率從200多億人民幣快速增長至2019年的近500億人民幣,明顯高于醫院以及其他醫療機構的增長速度。
隨著未來醫學影像中心等其他醫療服務機構在全國的迅速擴容,其他醫療衛生服務市場的規模將在2025年超過1,500億人民幣,而整體的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有望于2025年接近9萬億人民幣。
在目前國內醫療資源較為緊張的情況下,第三方影像中心可以有效地作為高等級醫院以及基層醫療機構的補充。一脈陽光則以基層醫療影像服務切入市場,針對大量二甲以下醫院醫療影像設施缺乏,影像診斷實力相對落后的現狀,一脈陽光采用與醫院投資合作模式進入市場,并實現了快速的市場拓展。
第三方影像中心與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商業邏輯類似,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ICL可節省中國醫療保險支出總額的約1%。中信證券認為第三方影像中心同樣具備成本節約能力,從衛生經濟學角度出發,第三方影像中心的擴張勢在必行。
在論壇上,一脈陽光表示,公司始終秉持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醫學影像服務體驗,讓臨床醫生獲得更精準的影像診斷結果,讓影像醫生實現更高個人價值的理念,通過打造影像中心服務、影像解決方案服務以及一脈云服務三大板塊業務,將分級診療、共享理念、社會辦醫與公立醫療體系有機結合。在運營過程中,不斷向臨床醫生傳遞影像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功能、新動態,與臨床醫生良性互動,以幫助臨床醫生通過醫學影像的發展,提升對患者的診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實現影像專業人員的價值,從而實現影像引領臨床、更好服務臨床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6月12日,一脈陽光報收19港元/股,股價上漲24.02%,上市三天來,較發行價14.98港元/股,已經累計上漲26.84%。公司的投資價值正在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
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