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東南約240公里,蔚藍海面波濤起伏,總高338.5米的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海基二號”,穩穩矗立在324米深的海床之上,露出10余米的黃色導管架端頭,等待與上部油氣生產平臺“合體”。
4月5日,在打樁錘和水下機器人的配合下,第十六根鋼樁“釘入”海底地層134米,至此,“海基二號”導管架水下打樁作業全部完成。
每根鋼樁長約170米、直徑約2.7米,總重量相當于1萬輛小汽車,尺寸和重量均為亞洲之最。“它們深深扎入海床,讓導管架經受住復雜海況考驗。”中國海油流花油田開發項目工程師王德洋說。
不遠處,一艘紅白相間的灌漿船抵達作業現場,準備后續灌漿作業。灌漿船通過管線,將特質水泥填滿鋼樁與裙樁套筒間的空隙,讓導管架更加穩固。
導管架相當于“地基”,用于支撐海上油氣平臺的龐大“身軀”。放眼全球,有數千座導管架生產平臺,但應用水深超過300米的不足10座。“海基二號”作業海域平均水深約324米,總重達3.7萬噸,用鋼量接近北京國家體育場,是國內首次在超過300米水深的海域安裝固定式導管架。
深水安裝、噸位巨大、海況復雜,每一個難題都是世界級的。中國海油項目團隊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攻堅克難,讓“海基二號”在海水中站得更穩、更久——
高鹽高濕環境和風浪流等沖擊,對導管架的鋼材強度提出更高要求。如果采用傳統鋼材,導管架下水重量將達到約4.2萬噸,超過目前國內外建造場地、施工船舶等資源的承載能力。
研發國產高強鋼,讓導管架“減脂增肌”。項目團隊聯系各大鋼廠試生產,反復摸索、攻堅,終于研發出了新型420兆帕級超高強鋼厚板。“這一材料使導管架減重約5000噸,節省材料及船舶改造費上億元。”中海油研究總院工程研究設計院副院長付殿福說。
“海基二號”扎根300多米的深水,那里看不見、摸不著,如何監測?
數字孿生平臺成為解決方案。
海上數據采集傳輸中心、380組監測傳感器、海底全剖面流觀測平臺等設備和系統的架設,讓240多公里外的陸地指揮中心能夠模擬生成一座數字孿生導管架。“雖然深水中看不見、摸不著,但風、浪、流等環境數據和導管架狀態參數,我們可以一清二楚。”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設中心主任工程師王火平說。
海洋經濟的發展前途無量。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關鍵之舉。不斷以新質生產力激發新動能新優勢,必將推動我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培養‘具有科學家潛質的’卓越人才,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3月29日,2024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暨“大中小”創新人才貫通培養共同體建設研討會在北大附中臺州飛龍湖學校舉行。 會上,來自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臺州學院等各地的300余名高校教授、專家名師及一線中小學校長、教師,對大中小貫通式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進行了深度探討和... [閱讀]
日前,新疆博州科協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科協聯合舉行兵地企業殘膜回收機專利技術轉化合作簽約儀式,博州樂鑫農牧機械有限公司與第五師雙河市德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標志著該項科技成果成功實施轉化。 據悉,殘膜回收機專利技術由第五師雙河市德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殘膜回收技術,在棉田殘膜回收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曾在2023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優秀獎。該項技術如果有效轉化,將對提升農業機械化治理農田殘膜污染整體水平,支撐現代化農... [閱讀]
3月15日,廣西科技工作者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會議在南寧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有關精神。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科協主席黃俊華在會上作宣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教授鄭皆連出席會議。廣西科協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會議要求,廣西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級科協組織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 [閱讀]
為進一步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科學文明消費理念,提振全民消費信心,深化居民消費維權意識,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謹防網絡購物陷阱,2024年3月15日上午,新疆阿勒泰地區科協在金山廣場開展了“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科普活動。 活動中,新疆阿勒泰地區科協工作人員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居民講解了“3•15”知識,宣傳了近年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熱點問題,并就如何合法消費、合理消費,向社區居民進行了深入宣講。同時,向來往群眾發放...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