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 近日,中宣部印發通知,對開展2025年傳統節日文化活動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深入推進傳統節日振興,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通知提出,節日期間廣泛開展主題宣傳教育,組織基層宣講,深化“黨的聲音進萬家”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挖掘闡釋節日文化內涵,加強研究傳播推廣,推動形成新的節日習俗。突出文明實踐特色,開展“我在文明實踐中心過佳節”系列活動,讓傳統節日在基層火起來。豐富節日民俗活動,擦亮節日文化品牌,創新活動載體形式,設計“主場示范+系列推廣”節日模式,增強傳統節日吸引力影響力。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培育節日文明新風。以“春節”申遺成功為契機,組織傳統節日走出去,促進文明交流互鑒。
編輯:王宇
1月10日,福建省科協在福州舉辦馬軍院士團隊綠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軍,院士團隊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中歐膜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張瑛潔出席。福建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游建勝出席并致辭,省科協副主席蔣柱武主持活動。 活動中,馬軍作題為“面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城鄉綠色低碳技術研究與實踐”的主旨報告,針對我國碳... [閱讀]
1月9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見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主席維斯特勒和德國國家科學院院長豪格一行,就推動中德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深入交換意見。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陪同會見。 萬鋼對維斯特勒及豪格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他介紹了中國在推動經濟社會低碳綠色轉型、新能源汽車發展、鼓勵創新創業、推動開放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實踐。他指出,中國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積極促進學術交流,開展高質量科普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希望未來進一步推動中德兩國科技組織和科學家之間的... [閱讀]
12月23日,“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展覽啟幕暨“劉徽星”命名儀式活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成功舉辦。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山東省科協主席凌文,中國科協、中國科技館、山東省科協、濱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主辦單位代表,各鳴謝單位代表,以及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同仁和高校師生代表等出席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度挖掘中國科學文化內涵,彰顯數學在塑造... [閱讀]
近日,浙江在滬院士之家與烏鎮院士之家聯動,在浙江桐鄉舉辦了為期兩天的上海智能汽車專家企業行交流活動。 此次活動邀請了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團隊和上海智能汽車企業對浙江雙環傳動、鑫可傳動、阿波羅智行科技等桐鄉企業進行走訪,并為企業提供了精準的技術支持和戰略建議。 12月10日,由浙江在滬院士之家、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研究所、中共桐鄉市委組織部(人才辦)、桐鄉市科協、桐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嘉興市人民政府駐上海聯絡處桐鄉市工作部主辦,烏鎮·院士...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