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4日電 題: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從地方兩會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新華社記者張千千、周聞韜、農冠斌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近期,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各地圍繞釋放需求、改善供給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舉措、新任務,著力鞏固市場止跌回穩的勢頭,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釋放需求:減輕購房負擔,改善市場預期
“2024年10月以來,北京房地產市場熱度逐步回升,12月北京單月二手房網簽超21000套、新房網簽超5000套。”北京市人大代表、貝殼經紀事業線貝殼城市首席運營官李峰巖說,市場預期也有所改善,2024年四季度帶看量環比增長近三分之一,客戶觀望情緒減弱。
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作用下,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交易持續回暖,房地產市場呈現積極變化。
圍繞更好釋放需求,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多項部署,著力落實“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各項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
浙江提出,將全面落實國家降利率、降首付、降稅費等政策,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北京提出將“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更好滿足城鄉居民住房需求”;廣西將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推動商品房去庫存;河南將擴大商品房“以舊換新”“賣舊買新”規模,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為做好“兩個增加”,貴州明確,將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啟動城中村改造3萬戶、城市危舊房改造8600套,同時提出探索“房票”模式。
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尤其是實施貨幣化安置,擴大了回遷群眾的選擇空間和交易率,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集中釋放大量需求,起到有效去化存量的作用。
為了讓人民群眾放心購房,提振消費的底氣與信心,多地提出充分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推動“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用存量住房建設交付拉動新的需求。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今年廣西將一手抓‘白名單’,解決好項目建設資金問題,一手抓建設交付進度,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表示,給購房人吃下“定心丸”,將讓有需求的老百姓提升購房意愿。
改善供給:有的放矢,調整結構
圍繞改善供給,多地針對商品房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吉林將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遼寧將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
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住房保障和房地產交易中心主任李雅珍建議,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更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是改善供給的重要抓手。近段時間以來,湖北武漢、河南鄭州、吉林長春等十余個城市收購存量房項目落地,共籌集保障性住房上萬套。各地“以購代建”推進保障性住房供給,幫助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實現安居。
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25年相關工作任務:北京將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上海將堅持租購并舉,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地產住房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梅建議,繼續完善租賃住房建設、管理、運營機制,通過“儲備一批、建設一批、運營一批、退出一批”形成保障性住房業務發展新格局,為“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提供方案。
推動轉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當前,房地產行業正處于新舊模式轉型的關鍵期。多地代表委員提及通過建立要素聯動新機制、推進商品住房銷售制度改革、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等方式,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妥推進現房銷售試點;重慶提出構建“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
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市綦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杜萬勇建議,有序推動房地產行業轉型,支持有條件的房地產企業由開發向租賃、運營轉型,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發展模式弊端,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提升居民居住品質和幸福感是房地產發展的鮮明導向。在不少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好房子”成為高頻詞匯。
要將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將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北京提出加大新開發居住區配套設施補短板力度,建設適應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好房子”;吉林將大力推動10個以上“好房子”示范項目建設;陜西將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設標準,加大“好房子”供給……
有了“好房子”,還要建設“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北京將實施5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遼寧將改造老舊小區500個、老舊管網4600公里;山東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推進片區更新120個……
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石家莊市新華區寧安街道行政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郝靜認為,結合城市更新把更多的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將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出席地方兩會的代表委員表示,讓人民宜居安居是做好房地產工作的重要發力點。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建設更多適應人民群眾期待的“好房子”,將有效助力我國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編輯:王宇
1月10日,福建省科協在福州舉辦馬軍院士團隊綠色科技成果推介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馬軍,院士團隊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中歐膜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張瑛潔出席。福建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游建勝出席并致辭,省科協副主席蔣柱武主持活動。 活動中,馬軍作題為“面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城鄉綠色低碳技術研究與實踐”的主旨報告,針對我國碳... [閱讀]
1月9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見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主席維斯特勒和德國國家科學院院長豪格一行,就推動中德科技人文交流合作深入交換意見。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陪同會見。 萬鋼對維斯特勒及豪格一行來訪表示歡迎。他介紹了中國在推動經濟社會低碳綠色轉型、新能源汽車發展、鼓勵創新創業、推動開放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實踐。他指出,中國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積極促進學術交流,開展高質量科普服務,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希望未來進一步推動中德兩國科技組織和科學家之間的... [閱讀]
12月23日,“殊方同致 數鑄文明”展覽啟幕暨“劉徽星”命名儀式活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成功舉辦。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進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山東省科協主席凌文,中國科協、中國科技館、山東省科協、濱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主辦單位代表,各鳴謝單位代表,以及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同仁和高校師生代表等出席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度挖掘中國科學文化內涵,彰顯數學在塑造... [閱讀]
近日,浙江在滬院士之家與烏鎮院士之家聯動,在浙江桐鄉舉辦了為期兩天的上海智能汽車專家企業行交流活動。 此次活動邀請了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團隊和上海智能汽車企業對浙江雙環傳動、鑫可傳動、阿波羅智行科技等桐鄉企業進行走訪,并為企業提供了精準的技術支持和戰略建議。 12月10日,由浙江在滬院士之家、同濟大學智能汽車研究所、中共桐鄉市委組織部(人才辦)、桐鄉市科協、桐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嘉興市人民政府駐上海聯絡處桐鄉市工作部主辦,烏鎮·院士...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