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 題:11月均溫創新高 今年會是暖冬嗎?
新華社記者黃垚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5日表示,剛剛過去的11月,全國平均氣溫創下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新高。不少公眾有疑問,這個冬天會是暖冬嗎?
在中國氣象局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賈小龍介紹,11月全國平均氣溫5.1℃,較常年同期偏高1.9℃。月內有3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較常年同期偏少1.3次。
此前,多地氣溫較常年偏高,南方有些地方甚至多次“降溫失敗”,廣州打破1961年以來“最長夏季”紀錄。國家氣候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秋季(9月1日至11月30日)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當前全國入冬情況如何?
“根據《氣候季節劃分》國家標準,我國長江以北地區均已入冬。”賈小龍說,9月至10月,東北、華北北部和西部、內蒙古、西北地區中部和西部、新疆北部、西藏南部及四川西部等地入冬;進入11月,華北中南部、華東北部、華中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相繼入冬。與常年相比,今年我國北方大部地區入冬時間偏晚1至10天,華北南部、華東和華中北部入冬時間偏晚10至20天,部分地區偏晚20天以上。
均溫創新高、入冬又偏晚,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暖冬?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冬季全國氣候趨勢滾動預測,東北西北部、內蒙古東北部和西部局部、西北地區西北部、新疆北部、西南地區東南部、華南中西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全國其余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事實上,暖冬和冷冬并不是一個“預測概念”,而是一個事后“認定概念”。評估暖冬和冷冬需要根據冬季三個月(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來判定,也就是說只有等到冬季結束,才能知道答案。比如2023/2024年冬季冷暖冬的判定結果,就是在今年3月1日才公布的。
與此同時,二者的判定還需要遵循嚴格標準。例如在全國氣象臺站中,如果單站冬季平均氣溫偏高幅度超過本站暖冬閾值,即可定義為單站暖冬;若全國一半以上的臺站出現暖冬,則定義為全國暖冬。
專家表示,即使某一年我國為暖冬,也會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不排除某些地區氣溫明顯偏低。同時,暖冬年份也可能有極端強寒潮導致階段性強降溫。
氣象部門預計,12月冷空氣活動頻繁,我國大部地區冷暖起伏大。東北大部、內蒙古東部、新疆北部發生低溫大風雪災的風險較高,西南地區北部和東部、西北地區南部發生低溫雨雪冰凍或霜凍的風險較高。建議相關部門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公眾及時關注當地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北京時間2024 年11月18日下午,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辦公室與環境研究專委會(簡稱“環境專委會”)在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了“智慧應對氣候變化”主題邊會,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高校、企業、非政府組織等數百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環境專委會秘書長、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董文杰教授主持。中國氣象服務協會會長許小峰研究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姜彤、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張強弓、中國礦業大學教授Jason Bl... [閱讀]
11月30日,陜西省企業科協聯合會成立大會暨“院士專家民營企業行”活動啟動儀式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全省近200名企業科協代表參加。 陜西省企業科協聯合會由陜西省科協指導并推動成立,秘書處設在陜西國杰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目前,聯合會已發展首批會員130家,其中單位會員93家、個人會員37名,涵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能源化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農業科技等行業。大會現場,陜西省企業科協聯合會與安徽省企業家科學家聯合會、湖南省企業科協聯合會簽署全面戰... [閱讀]
11月26日,由吉林省科協主辦,吉林市科協、東北電力大學、吉林省院士專家聯合會承辦的第十三屆吉林省科協年會主場活動在吉林市舉辦。本屆年會以“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創新領航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省科協名譽主席李玉出席并作主旨報告。吉林省科協,吉林市委、市政府,東北電力大學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吉林省科協負責人發表致辭。吉林市委相關負責人發表講話。東北電力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東北電力大學發展建設情況。 開幕式上,韓宇鴻、付彥平分別代表吉林省科協... [閱讀]
11月22日上午,第二屆青年科學家創新發展大會在國家超算濟南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傳承·合作·成長”為主題,旨在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構建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平臺。大會由山東省科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指導,濟南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支持,山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濟南市科協聯合主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首席專家趙振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王國法;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協副主席包振民;中國科...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