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尼泊爾總理奧利。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馬卓言)12月3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尼泊爾總理奧利。
12月3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尼泊爾總理奧利。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習近平贊賞奧利長期堅定致力于中尼友好事業,指出中國和尼泊爾是山水相連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兩國始終真誠相待、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雙邊關系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明年是中尼建交70周年。中方把中尼關系置于周邊外交的重要位置,愿同尼方秉持建交初心,鞏固傳統友誼,推動中尼面向發展與繁榮的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取得新的更大發展。
習近平強調,中方尊重尼泊爾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尼泊爾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愿同尼方不斷鞏固戰略互信,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中尼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建設正逐步從設想變為現實。中方愿同尼方持續深化務實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口岸、交通、電網、通信等互聯互通合作,幫助尼泊爾加快從“陸鎖國”轉向“陸聯國”,繼續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支持尼泊爾經濟社會發展,鼓勵中國企業赴尼泊爾投資興業。中方支持尼泊爾在華宣布2025年為“尼泊爾旅游年”,歡迎尼泊爾朋友來華經商、旅游、留學。中方也愿同尼方加強在聯合國等多邊協調配合,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奧利表示,在習近平主席英明領導下,中國取得巨大發展成就,堪稱人類進步史中的奇跡,作為中國的朋友,尼方深感驕傲,倍受鼓舞,希望學習借鑒中國成功經驗,實現自身發展繁榮。尼中之間只有友誼,沒有問題,兩國關系基于友好、平等和尊重。感謝中方雪中送炭,為尼泊爾提供各種寶貴支持,幫助尼泊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尼方愿繼續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歡迎更多中國企業赴尼投資,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西藏和臺灣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尼方堅定不移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泊爾領土從事反華活動,損害中國利益,反對任何外國干涉中國內政。中方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等系列重要倡議,有利于人類共同應對當前復雜國際形勢和全球性挑戰,尼方愿同中方加強多邊協作,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聯合聲明》。
王毅參加會見。
11月26日,由吉林省科協主辦,吉林市科協、東北電力大學、吉林省院士專家聯合會承辦的第十三屆吉林省科協年會主場活動在吉林市舉辦。本屆年會以“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創新領航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省科協名譽主席李玉出席并作主旨報告。吉林省科協,吉林市委、市政府,東北電力大學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吉林省科協負責人發表致辭。吉林市委相關負責人發表講話。東北電力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東北電力大學發展建設情況。 開幕式上,韓宇鴻、付彥平分別代表吉林省科協... [閱讀]
11月22日上午,第二屆青年科學家創新發展大會在國家超算濟南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傳承·合作·成長”為主題,旨在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構建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平臺。大會由山東省科協、山東省青年聯合會指導,濟南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支持,山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濟南市科協聯合主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首席專家趙振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王國法;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科協副主席包振民;中國科... [閱讀]
11月23日,紀念中國氣象學會成立100周年暨氣象科技現代化研討會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青島,共同回顧學會百年歷程。 1924年10月10日,先驅者以“科學救國”為己任,開啟了“謀氣象學術之進步與測候事業之發展”的征程,積極推動學科發展、學術交流、普及科學知識、創辦核心期刊、培養行業人才等,目前擁有近150家單位會員,4萬余名會員,設有38個專業委員會和6個工作委員會,基本實現了氣象行業主要單位和學科領域全覆蓋。 中... [閱讀]
11月15日,第62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重慶開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黨組成員林蕙青,重慶市副市長馬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本屆高博會展覽展示面積近12萬平米,參展企業近700家,展位數3200個,參會企業5000家,參會院校1000余所,參會高校領導1500余名,參會院士近10名,線下參會觀眾5萬余人。展覽展示部分由專項展區和特色展區兩部分組成。專項展區分為實驗室及科研儀器設備展區、信息化及智慧教育展區、實訓及機電展區、醫學教育及健康展區、后勤及平安校園展區、體育設施及用品展...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