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1月14日召開的第二屆全球海斗深淵生物地質環境國際會議上獲悉,我國科學家目前已完成八條全球主要海溝深淵的載人深潛科考,創造多項世界載人深潛作業和科考新紀錄,在深淵深海地質、生命與環境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重大發現和科考成果。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于2022年牽頭發起并實施“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依托“奮斗者”號為核心、面向全球開放的深淵研究平臺,展開多國聯合、系統性多學科綜合深潛考察。目前,已完成馬里亞納、雅浦、克馬德克、蒂阿曼蒂那、瓦萊比-熱恩斯、爪哇、千葉-勘察加、阿留申等八條全球主要海溝深淵的載人深潛科考,引領國際深淵科學發展,支撐國家海洋強國建設。
“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重點解決深淵生命起源、深淵地質演化、深淵環境污染等重大科學問題,計劃啟動以來,已完成中國-新西蘭等多個中外聯合載人深潛科考航次。
據了解,海斗深淵專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米的深海區域。全球共有37條深淵,以壓力大、溫度低、黑暗無光、構造活躍、地震密集、生命奇特為環境特點,代表著地球科學尤其是海洋科學中蘊含重大突破的最新前沿領域。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主辦,共有來自新西蘭、印度尼西亞、智利、丹麥、法國、葡萄牙、美國、印度等10個國家的國際深海深淵領域專家學者參與,重點圍繞深淵地質、生物與環境主題,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探討,共同探索推動深淵學科發展及全球熱點議題。(記者趙穎全、嚴鈺景)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近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成功開幕,在巴庫,還必須通過最終敲定《巴黎協定》第六條以啟動國際碳市場并使其開始運轉,需要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進展,必須讓控溫目標保持可及,必須就適應指標達成一致,必須繼續推動“損失與損害”方面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新機制等。 蔣慶哲院長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內碳市場擴容這是一個大趨勢,因為我們目前僅僅還在煤發電領域。從未來看的話,會有更多領域一定會覆蓋到,這也是我國應對全球碳市場的一個客觀需要。... [閱讀]
11月10日,中國照明學會八屆五次理事會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中國照明學會理事長劉正雷主持會議并作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照明學會副理事長、監事長,以及第八屆理事會理事和代表130多人參加會議。 會議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鄭炳松同志為中國照明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秘書長。會議審議通過了八屆五次理事會工作報告,并增補、取消、調整了第八屆理事會部分常務理事和理事。 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照明學會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國照明學會分支機構財務管理制度》《中國照明學會照明設計師培訓基地管理辦法》等相關... [閱讀]
11月5—6日,第九屆水工抗震防災學術交流會在北京召開。大會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抗震防災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來自全國水利水電抗震防災專業領域的40余家單位近200名專家、學者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參加會議。 水電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鄭聲安、三峽集團科研院副院長劉笑馳、中國水科院副院長劉毅分別代表會議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林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厚群、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楚漢分... [閱讀]
11月1-7日,“科創中國”高原供氧保障產業科技服務團組織專家集中進藏調研咨詢。 服務團專家先后在拉薩、那曲實地調研了西藏高爭制氧有限公司、西藏魚躍醫療設備開發有限公司、西藏創投氣體有限公司等代表性制供氧企業,深入高海拔地區辦公場所、居民住宅,了解職工群眾用氧情況,并體驗各類技術路線的典型供氧裝備,對不同海拔高度的供氧效率進行現場測試。 11月5日,服務團在拉薩組織專家咨詢,11名專家與來自13家企業的代表進行技術交流。中國航空學會人體...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