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福建、安徽兩省考察。
正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關鍵節點,總書記此行傳遞出鮮明信號,為各級領導干部抓好改革落實、奮力實現目標提供了行動指南。
【扎根人民、造福人民】
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先來到谷文昌紀念館,號召各級領導干部要向谷文昌同志學習,“把豐碑立在人民群眾心中”;再到桐城市六尺巷,駐足細看清代名臣家風家訓,了解先人化解矛盾的歷史智慧,囑咐“營造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環境”。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對于為民造福念茲在茲。
“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優先抓好民生領域各項改革”“人民心里有一本賬,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走這條路,才是人間正道”……一路上,總書記樸實的話字字千鈞,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時刻站穩人民立場,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總書記曾指出“干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 樹立和踐行造福人民的正確政績觀,關鍵在于黨性修養。
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黨員干部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真正把紀律規矩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這就要求必須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
【敢為人先、愛拼會贏】
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離不開一代代人敢闖敢試、銳意創新。考察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這份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鼓勵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開拓創新——
聽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稱贊福建“歷來富于改革創新精神”“是一個生機勃勃、勇立潮頭的地方”;
在安徽合肥察看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集中展示,激勵科研工作者“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勁頭,放開手腳創新創造”;
憶及當年到安徽調研包產到戶的場景,稱“看到了我們農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強調“現在推進鄉村振興,也要積極探索,走在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敢為天下先是戰勝風險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特別需要弘揚的品質。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項前無古人的事業,非開拓創新無以成。面對前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唯有“繼續發揚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開拓創新精神”,才能不斷攻堅克難、不斷創造經得起檢驗的新業績。
【真抓實干、主動作為】
抓好重大改革任務推進和落實,離不開廣大黨員干部堅定信心、真抓實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藍圖。全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重要會議、研究部署重大改革舉措、深入基層考察調研,要求各地各部門緊密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主動作為,推動全會精神貫徹落實。
此次在安徽,總書記叮囑,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在福建,總書記強調“真抓實干”,要求全面落實“四下基層”制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在閩皖兩地,總書記都強調為基層減負。今年以來,不論是出席重要會議還是深入地方考察,總書記都對基層減負提出具體要求。
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總書記頻頻強調為基層減負,就是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減掉形式主義的桎梏,增添真抓實干的擔當,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謀改革、促發展、辦實事。
【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科技創新、生態治理、文化建設……各項事業的發展都需要長期謀劃、經久耕耘。
考察廈門時,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翻閱一本藍色封皮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那是30多年前他牽頭編制的一份著眼廈門未來15年發展的戰略報告。直到今天,其中很多理念和舉措仍在深化延續。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三次赴安徽考察都聚焦科技創新。“每一次來都看到新的飛躍、新的發展”,變化的背后,是安徽持之以恒地推進科技創新。
時隔23年,總書記再次來到福建漳州東山島澳角村,感慨道:“當時就覺得這個村子很有發展前途,現在發展得更好了。”正是遵循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的“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理念,讓澳角村從因海而困的風沙島,蝶變為向海而興的生態島。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一張好的藍圖,只要是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著干,干出來的都是實績,廣大干部群眾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我們要牢記一個道理,政貴有恒”……這一為政之道,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躬身踐行。
當前,我們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在新時代大潮中奮楫,更加需要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腳踏實地把既定的科學目標、好的工作藍圖變為現實,真正做到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策劃:張曉松
主筆:黃玥
新華社國內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近日,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科協與教育局聯合在石河子科技館成功舉辦2024年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輔導員培訓班。此次培訓旨在提升墾區科技輔導員及青少年在全國、自治區、兵團及師市級科技創新大賽中的競爭力與作品質量,吸引了48所學校250余名教師參與。 第八師石河子市科協特邀兵團學術技術專家胡斌、全國及兵團科普先進工作者楊建偉、兵團創新大賽評審專家劉江林等7位行業專家,通過主題講座、理論授課及實操演練,深入解析大賽規則、創新維度,并細致指導青少年小發明、小論文撰寫、科教制作... [閱讀]
10月13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湖南省科協、湖南省計算機學會主辦,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省企業科學技術協會聯合會承辦的2024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具身智能前沿論壇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辦,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企業的專家學者同臺思維碰撞,展望未來。論壇吸引線下線上408萬余人次觀會。 此次論壇是一個聚焦具身智能領域的垂直交流平臺,由1場開幕式、4大主旨報告,5個專題論壇構成。 論壇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湖南服務站揭牌和授旗儀式。 主旨報告環節,4位特邀學者帶... [閱讀]
10月11日至12日,第三屆大學聯合會全球論壇(GUAF)在京召開。本屆GUAF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CAHE)作為輪值主席主辦。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歐洲大學協會(EUA)、美國教育委員會(ACE)、非洲大學協會(AAU)、阿拉伯大學協會(AArU)、東盟大學網絡(AUN)、印度大學協會(AIU)、加拿大大學協會(UC)、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高等教育中心(ENLACES)等九大成員組織負責人出席論壇。 本次論壇共設有“數字化與教育的未來”“學術生涯發展&... [閱讀]
10月10日下午,“科學與中國”院士科普報告會在西安市渭北中學成功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工程專家侯立安作專題報告。 報告會上,侯立安以《健康飲水知多少》為題,從健康飲水概述,我國實現健康飲水面臨的挑戰,創新引領健康飲水制備新技術及展望等方面進行講解,并通過我們身邊一個個真實事例,闡釋了水是人類文明的起源、水是人類發展的根基,以及健康飲水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重要作用和影響。侯立安的報告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內容翔實,以生動鮮活的事例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過程中的經驗和...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