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 訊  >> 24小時新聞  >> 查看詳情

魅力北京迎賓朋 “北京服務”彰顯大國首都風采

來源: 新華網   日期:2024-09-02 07:24:07  點擊:999 
分享: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魅力北京迎賓朋——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北京市服務保障工作亮點掃描

  新華社記者

  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于9月4日至6日在京舉辦。作為東道城市,北京市圍繞“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峰會主題,秉持科技辦會、綠色辦會、節儉辦會理念,全面做好會務、禮賓、接待、城市運行、志愿服務等各項準備工作,喜迎遠道而來的非洲客人。

  雁棲煥新 魅力會都靜候賓朋

  雁棲湖國際會都是國家主場外交活動的重要承載地,集會議、宴會、住宿、文化活動等功能于一身。金秋九月,擴容提升后的雁棲湖國際會都將以嶄新面貌接待眾多來自非洲國家的代表團,為遠道而來的非洲朋友提供周到的服務。會議間隙,外賓們可泛舟雁棲湖、遠眺雁棲塔、領略雁棲島美景;可登上慕田峪長城,感受中華文化雄偉氣魄;可體驗北京絨花、絹人、兔兒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感受獨特京味兒文化。

  創新辦會 唱響科技文化和聲

  國家會議中心是北京國際交往中心重要功能設施,曾服務保障2014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3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重大國際會議活動。本屆峰會,國家會議中心將從細節著手,提升中外嘉賓參會體驗。

  更科技智能——引導機器人將在會場迎賓、回答咨詢、引路講解;茶藝機器人、拉花咖啡機器人在公共區域泡茶、沖煮咖啡,復刻大師級手藝。參會嘉賓可以在互動體驗區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生成以自己為主角的“中非合作主題”故事海報,還可以“打卡”裸眼3D展示區,與具有空間感、深度感的中非合作論壇標志合影。

  更具中國風——參會嘉賓可在會場留言區體驗“中國印”,用刻有中非合作論壇標志、北京市著名景點等內容的印章,在留言卷軸、會議用品上蓋印留念;還可學習毛筆書寫方法,用毛筆字為峰會留言。

  低碳高效 引領節儉務實會風

  本次峰會場內場外,諸多細節體現出環保低碳、節儉務實的辦會理念。

  會場布置方面,安裝LED燈等節能設備,屏幕、電視、電腦設置為節能模式,所有臨建采用可回收材料搭建,桌簽、燈具、餐具將在會后回收再利用,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高效使用。會議用品方面,在保證不影響使用效果的基礎上縮小同傳頻道卡尺寸,以經濟實用的透明按扣文件袋代替會議包,“精打細算”降低辦會成本。場地方面,統籌規劃新聞中心選址建設,在峰會結束后簡單改造即可實現在后續活動中再次利用。

  景觀布置方面,注重利舊創新、統籌銜接、疏密有度,有機融合峰會元素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通過硬質景觀、宣傳道旗、綠化景觀等形式,營造“大國風范、古都韻味、開放包容、誠意待客”的城市氛圍。3處景觀小品在原有基礎上,加裝中非合作論壇標志,搭配時令花卉,形成新的美觀造型。4處立體花壇、5處景觀小品將延用至國慶75周年期間,營造喜慶熱烈的氛圍。景觀小品、立體花壇等框架結構均充分應用既有材料改造建成。峰會夜景照明僅在會場、住地、機場等相關區域按重大節假日等級開啟,做到簡約而不失精彩。

  “北京服務” 彰顯大國首都風采

  北京遴選53家接待飯店,提供優質住宿、餐飲、交通等服務。結合本次峰會特點,設計凸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北京特色的文創產品在各接待飯店展示銷售,配備可同時支持外卡支付、移動支付的多功能POS機,準備找兌零錢,確保外賓支付順暢。結合會議整體安排及北京特色文化點位,精心設計“最美中軸”“雙奧風采”“古運河畔”等11條會外活動線路,涵蓋故宮、天壇、長城、中軸線等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首鋼園區、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等充滿現代氣息的網紅打卡地,讓參會嘉賓全方位感受古老與現代交融的魅力北京。

  新穎周到 新聞中心驚艷亮相

  峰會新聞中心充分運用科技手段,為境內外媒體提供優質服務。在新聞中心綜合服務臺,媒體記者可獲得中、英、法等多語種咨詢、預訂預約、資料發放、物品借用等服務;通過LED大屏,可同時收聽觀看多場會議并選擇多語種同聲傳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綠幕虛擬拍攝系統,可現場為自己制作以北京地標建筑和峰會新聞中心內景為背景的專屬新聞播報“數字人”。新聞中心還有一名特殊的志愿者——交互式人形機器人“小柒”,將配合工作人員即時回應記者的各類咨詢,高效開展媒體服務。

  新聞中心國旗墻上,53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國旗和非洲聯盟組織旗整齊排列,中非合作論壇大事記講述了24年來論壇發展歷程,凸顯中非友好合作。宣傳品展臺擺放中、英、法等多語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幫助非洲嘉賓加深對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理解認同;《古代中國百家談》、“雙奧會刊”、“胡同開門”手繪地圖,為中外記者了解當代中國形象和首都文化魅力提供了重要窗口。

  服務企業 織牢中非合作紐帶

  北京市與非洲經貿合作基礎深厚。2023年,北京市對非年度進出口總額超過3000億元。雙方在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現代農業、醫藥衛生、文化旅游、職業教育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北京市以峰會召開為契機,精心設計未來科學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工智能3條參訪線路,邀請非方官員、企業家與北京企業面對面交流,為企業對非開展經貿合作搭建平臺。外賓可在小米汽車超級工廠近距離感受北京的智能制造水平,在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深入了解自動駕駛的“北京實踐”,與北京企業共謀合作新機遇。

  熱情好客 民眾參與匯光成炬

  青年志愿者向來是會場內外的一抹亮色。本屆峰會期間將有20所高校的700名志愿者參與咨詢引導、語言翻譯、講解展示、媒體服務等69種崗位服務,一批既有語言背景又有專業知識的“00后”復合型志愿者將成為骨干。

  在北京的街頭巷尾,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臂套紅袖標的志愿者們也將熱情上崗,以鄰里守望相助,保障峰會順利舉辦。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峰會開幕在即,越來越多的北京市民踐行文明交通、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社會風尚,做熱情洋溢、自信昂揚的東道主,展現千年古都的時代新風貌。

相關新聞

  • 山東省科協十屆一次常委會在濟南召開 山東省科協十屆一次常委會在濟南召開

    8月26日上午,山東省科協十屆一次常委會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和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中國科協十屆十次常委會會議精神、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做好新時代科協工作的貫徹落實舉措,山東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都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閱讀]

  • 2024“科創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啟動會在青島舉行 2024“科創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啟動會在青島舉行

    8月24日,由中國微生物學會牽頭成立的2024“科創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啟動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啟動會上詳細討論了2024年的規劃布局、運行機制及預期目標,并邀請各相關方共同探討合作模式,明確各自職責,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會議對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統籌部署,明確了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服務團以服務青島生物醫藥企業為重點,開展技術難題聯合攻關、促進成果轉化和簽約落地、建立學會服務站以及選派知名專家進行“蹲點... [閱讀]

  • 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農業機器人專題論壇召開 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農業機器人專題論壇召開

    8月24日,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主辦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農業機器人專題論壇暨數字化與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院士、專家、青年學者230余位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論壇邀請8名中外院士、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交流最新技術進展。其中作為青年科學家代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Manoj Karkee作“特色作物生產中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報告。 在中外青年專題沙龍環節,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 [閱讀]

  • 湖北省科協召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座談會 湖北省科協召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座談會

    8月15日,湖北省科協調研宣傳部在武漢市組織召開全省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座談會。 會上,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錢學森紀念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2家基地代表先后發言,介紹了自授牌以來基地建設和運行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主要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就更好推進弘揚科學家精神工作展開交流。 2024年1月至8月,12家教育基地接待觀眾達到34.32萬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會議要求,各基地要進一步珍惜榮譽、發揮優勢、改進工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中求進,針對基地展陳內...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