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豐收季節,田間地頭一派繁忙,優質農特產品源源不斷發往各地城市商超;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紛紛走進農家小院,城市游客走到田野鄉間體驗“詩和遠方”。
農貨“進城”,消費“下鄉”。這場“雙向奔赴”,折射出鄉村大市場的無限潛力。
電商助農——一根網線連城鄉,讓田間好物出村進城。
近年來,農村直播電商快速發展,成為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
在黑龍江省饒河縣,農村產業搭上電商快車。該縣打造的直播電商基地,集選品、云倉、孵化等服務于一體,全方位助力農產品“走出去”。2023年,基地引進上下游合作企業和電商團隊136個,全縣農林產品電商銷售額達10.34億元。
根據商務大數據監測,去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比2014年增長近13倍;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870.3億元,同比增長12.5%。
一根網線、一部手機,直播電商讓田間好物出村進城。與此同時,通過跨境電商,農產品正加速走出國門、銷往海外。
“跨境電商平臺已經成為‘靜寧蘋果’開辟海外市場的新通道,一些大客戶都是從平臺轉化來的。”甘肅省靜寧縣隴原紅果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外貿經理謝麗玲說。
今年上半年,甘肅農產品通過跨境電商模式出口8436.2萬元,同比增長2.1倍;蘋果、蒜頭、核桃等40余種農產品,借助跨境電商平臺銷往東南亞、中亞、北美等地區。
快遞進村——完善農村物流網絡,暢通城鄉經濟循環。
目前,我國每天約4億件快遞包裹被攬收,其中1億多件在農村地區流動。
快遞進村是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的重要一環。去年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的《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加快補齊農村商業設施短板,健全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近日,國家郵政局在甘肅蘭州召開全國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暨快遞進村工作現場會,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深入推進快遞進村工作。
在政策的指導下,各地也紛紛出臺相關實施方案,著力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渠道。
在廣東,平均每天有超過1500萬件快遞包裹在農村地區流轉,今年該省將再利用500萬元專項資金,新建或改造縣級郵件快件處理中心和鄉鎮快遞網點;河北提出,促進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配送;黑龍江提出,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和服務網絡……
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國已累計建成1990個縣級公共寄遞配送中心,5.3萬個鄉鎮快遞網點,33.78萬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覆蓋了超95%的鄉村。
消費下鄉——政策組合拳,加速釋放農村市場新潛力。
“趁著以舊換新,把家里的空調、冰箱、洗衣機都換了,加起來省了2000多。”近日,家住河北農村的王先生告訴記者,除了價格實惠,現在更注重綠色、智能和外觀時尚了。
今年1至7月,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65萬億元,同比增長4.5%,增速比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快1.1個百分點。
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產品下鄉,以及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鄉村消費市場潛力不斷釋放,以綠色智能家電為代表的升級類商品成為消費新增長點。
在四川眉山,一家當地規模最大的家電儲存倉庫里,上半年有60%的銷售訂單來自鄉村,涵蓋了周邊的27個區縣。
鄉村消費潛力有效釋放的同時,各地也在持續打造鄉村消費新場景。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提出,實施休閑農業精品工程;打造“游購鄉村”系列活動品牌;培育一批鄉村等級旅游民宿;鼓勵和引導開展“村BA”“村超”“村排”“村跑”等鄉村賽事活動。
在安徽黟縣,青少年成為暑期鄉村游的主力軍,催生出“寫生經濟”“研學經濟”;在貴州榕江縣,“村超”的巨大“流量”,帶動文旅相關產業發展、消費增長……放眼全國,鄉村旅游與文化、教育、體育、康養融合的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正在推動鄉村消費和鄉村市場潛力加速釋放。
8月26日上午,山東省科協十屆一次常委會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和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中國科協十屆十次常委會會議精神、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做好新時代科協工作的貫徹落實舉措,山東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都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閱讀]
8月24日,由中國微生物學會牽頭成立的2024“科創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啟動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啟動會上詳細討論了2024年的規劃布局、運行機制及預期目標,并邀請各相關方共同探討合作模式,明確各自職責,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會議對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統籌部署,明確了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服務團以服務青島生物醫藥企業為重點,開展技術難題聯合攻關、促進成果轉化和簽約落地、建立學會服務站以及選派知名專家進行“蹲點... [閱讀]
8月24日,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主辦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農業機器人專題論壇暨數字化與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院士、專家、青年學者230余位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論壇邀請8名中外院士、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交流最新技術進展。其中作為青年科學家代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Manoj Karkee作“特色作物生產中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報告。 在中外青年專題沙龍環節,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 [閱讀]
8月15日,湖北省科協調研宣傳部在武漢市組織召開全省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座談會。 會上,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錢學森紀念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2家基地代表先后發言,介紹了自授牌以來基地建設和運行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主要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就更好推進弘揚科學家精神工作展開交流。 2024年1月至8月,12家教育基地接待觀眾達到34.32萬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會議要求,各基地要進一步珍惜榮譽、發揮優勢、改進工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中求進,針對基地展陳內...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