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須堅持自信自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間有關重要論述的節錄。
文章強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既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文章指出,自信才能自強。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憂患而經久不衰,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我們自信的底氣。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是我們增強“四個自信”最堅實的基礎。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章指出,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我們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好;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我國發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中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我們有這個底氣和信心。
7月10日,由貴州省科協、貴州大學、貴州省藥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溪山生物醫藥論壇暨2024中法藥學交流研討會”在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開幕。 此次活動旨在為貴州省相關高校、科研院所搭建藥學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加強生物醫藥研究人員同國內外高水平學者的交流,提升藥學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水平,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特別是中藥民族藥、天然藥物、藥食相關產業的創新研究與高質量發展。 法國索邦大學教授張勇民、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李闖創、江蘇漢凰科技有限公司研究人員宋飛分別作了題為《基... [閱讀]
7月4日,由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共青團中央統戰部主辦,江蘇省科協人才服務中心、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南京市科協承辦的第二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專題分論壇在南京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省科協主席陳駿,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陳光,歐洲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曹進德等出席活動并擔任論壇評委。中國科協、江蘇省科協、南京市科協、南京市江寧區等相關負責人參會。 分論壇現場 第二屆中國科技青年論壇自今年3月啟動,吸引全國不同領域和行業的3500... [閱讀]
7月3日,推進深海空間裝備技術優先發展論壇在廣西南寧召開,論壇主題為“凝聚深海科學共識,探索發展新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高從堦、吳有生、潘德爐、李家彪、王軍出席論壇。吳有生、潘德爐、李家彪、王軍成、劉可安、馬建軍、馮沖、李焰、李建秋、余紅星、李新正、董昌明、郭威、張衛華14位院士專家分別作了主旨報告。大會報告由蔣興偉、高從堦、徐興永分別主持。由各相關單位推薦的代表共150余人參會。 推進深海空間裝備技術優先發展論壇是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專題論壇... [閱讀]
7月8日,中國營養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中國營養素度量模型科學發布會,并發布了《中國營養素度量模型科學報告》(以下簡稱NP模型報告)。本次會議聚集了200余位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上海市衛健委、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中國廣告協會,以及營養相關專業機構、醫院、學會、高校、媒體等單位的代表,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代表,共同研討營養素度量模型的最新研究與應用。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