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深宵巨炮吼
永定河畔貪狼奔……”
87年前的今天
銘刻著血與火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盧溝橋。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1937年7月7日
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
悍然向盧溝橋和宛平城
發起猛烈進攻
激烈的槍炮聲
打破了宛平城的寧靜
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戰斗在長城上的八路軍。新華社發
“全中國的同胞們!
平津危急!
華北危急!
中華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
才是我們的出路!”
中國共產黨發出的吶喊
隨著電波傳遍全國
激蕩在國人心頭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中華兒女
冒著敵人的炮火
一往無前、共赴國難
千千萬萬愛國將士
浴血奮戰、視死如歸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烽火抗戰
中國軍民付出了
3500多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
用鮮血澆筑了
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我是中國人
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
白山黑水間,山林密營中
楊靖宇食棉絮、啃樹皮
率部堅持戰斗
直至戰死
仍然保持射擊姿勢
楊靖宇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如果我倒下了
你們要接過去,紅旗絕不能倒!”
抗日女英雄李林
懷著身孕
率騎兵連勇猛沖殺
引開日偽軍
在腿部和胸部多處負傷的情況下
斃傷日偽軍6人
自己卻被圍困于山頂
寧死不屈的她
用最后一發子彈射進喉部
壯烈犧牲
李林。新華社發
為掩護部隊和群眾
“狼牙山五壯士”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
將日偽軍引向峰頂絕路
打光最后一枚子彈
扔出最后一顆手榴彈
用石塊砸向敵人
……
最后關頭
勇士們寧死不屈
將槍支全部損毀
縱身跳下懸崖
油畫《狼牙山五壯士》。新華社發
“英雄母親”鄧玉芬
冒著生命危險
掩護戰士,救治傷病員
她毀家紓難
把丈夫和孩子們送上前線
卻全部戰死沙場
臨終前
鄧玉芬對鄉親們說
“把我埋在大路邊
我要看著孩子們回來”
2015年7月12日,《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主題展覽上,觀眾在觀看“英雄母親”鄧玉芬的事跡。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87年了
盧溝橋下
永定河水緩緩流淌
宛平城墻上
累累彈痕觸目驚心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廣場
“盧溝醒獅”巍然聳立
宛平城城墻上的“七七事變”彈坑遺址。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今日之中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踏上新的偉大征程
中華民族
從苦難中走來
更在苦難中奮起
宛平城醒獅雕塑。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偉大的抗戰精神
世代賡續
激勵中國人民
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
捍衛來之不易的和平!
統籌/監制:宋君毅、李瑜、安濤
作者:王宜玄、魏夢佳
新華社天津4月10日電(記者梁姊)記者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隨著墾利10-2油田Ⅰ期/墾利10-1油田A54井塊開發項目10日在天津、青島的三個建造場地同時開工建造,億噸級大油田墾利10-2油田正式進入開發建設階段。 墾利10-2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距離天津市約245公里,平均水深約15.7米,是中國海油2021年在萊州灣凹陷淺層發現的大型巖性油氣藏,原油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 4月10日,在海油工程青島建造... [閱讀]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9日在京會見越南國會主席王庭惠。 4月9日,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北京會見越南國會主席王庭惠。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王滬寧表示,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國家主席同阮富仲總書記共同宣布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確立了新時代兩黨兩國關系新定位。中方愿同越方一道,全力落實兩黨最高領導人共識,推進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中國全國政協愿同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為兩黨兩國關系發展作出貢獻... [閱讀]
新華社泰國普吉4月8日電(記者林昊、王騰)8日在泰國普吉島舉行的2024年舉重世界杯上,中國隊劉煥華憑借挺舉的絕對優勢,贏得男子102公斤級的挺舉和總成績兩枚金牌,并刷新這兩項的世界紀錄。 4月8日,劉煥華慶祝打破世界紀錄。新華社記者 王騰 攝 首先進行的抓舉比賽并不是劉煥華的優勢項目,他憑借第二把試舉181公斤名列第五。 挺舉比賽劉煥華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他第一次試舉舉起全場最大的開把重量220公斤,第二次試舉225公斤成功鎖定挺舉和總成績金牌。他第三... [閱讀]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25日在北京分別會見多米尼克總理斯凱里特、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巴巴科夫。 3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在北京會見多米尼克總理斯凱里特。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會見斯凱里特時,趙樂際表示,中多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伙伴。建交20年來,兩國關系取得長足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中方愿同多方一道,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共同落實全球發展...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