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上午,占地面積約800畝的中亞公園在西安建成開放,成為西安與中亞人文交流的新窗口。
2023年5月在西安召開的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成為雙方關系史上的里程碑,為雙方合作搭建了新平臺,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邁入嶄新時代。一年來,中國中亞合作快速發展,呈現出全面推進的良好勢頭,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更加緊密。
通道更聯通
從今年4月開始,烏茲別克斯坦中國旅游發展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高龍異常忙碌。“從4月的廣交會到5月的上海國際旅游交易博覽會,我們協會一直都在積極參與經貿與文化交流活動。”高龍說,現在不僅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向該協會咨詢如何在中亞投資,中亞企業也對拓展中國市場動力十足。
日益完善的交通條件讓中國和中亞國家的交流更加便捷,52歲的高龍對此深有體會。“1991年我到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留學,那時候從西安到比什凱克需要6天5夜。由于交通不便,許多留學生都是兩三年才回一次國。”高龍感慨道,目前西安、烏魯木齊、成都等城市開通了飛往中亞的航線,“拉近”了中國與中亞的距離。“去年通過我們協會赴烏茲別克斯坦參加商務和旅游活動的有6000多人次,今年的人數預計還會更多。”他說。
“空中絲綢之路”越織越密,陸上“鋼鐵駝隊”飛馳不息。得益于中歐班列的便利服務,2023年中哈鐵路貨運量增長22%,達到2800萬噸。
在位于西安國際港站的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即將運往哈薩克斯坦的中國制造新能源汽車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新落成的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位于西安國際港站。新華社發
今年2月,作為中國—中亞峰會重要合作成果之一,由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和哈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正式投運,至今已有超過1.8萬噸的貨物在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中轉。
“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明顯提升了西安到中亞地區班列的發貨效率,正成為中哈貿易合作共贏的新亮點。”西安碼頭運營方中哈(西安)商貿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謝天說。
商貿更暢通
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愛菊健康生活體驗館里,來自中亞國家的啤酒、蜂蜜、餅干、糖果等商品琳瑯滿目,咨詢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今年“五一”假期前,體驗館首次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冰淇淋,讓許多西安市民有機會品嘗不同風味的夏日清涼。
“這些來自中亞的進口食品,大部分都是‘坐著’中歐班列回來的。我們體驗館的銷售額中,中亞產品占40%以上。”愛菊集團副總經理劉東萌說,中國—中亞峰會召開以來,西安市民對中亞國家的認識度明顯提高,帶動了中亞優質商品的銷售。
在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愛菊健康生活體驗館,消費者挑選中亞進口食品。新華社記者李一博 攝
選購商品后,市民陳鋒來到體驗館的美食街區,點了一份“biangbiang面”。“聽說這里的面條是用產自哈薩克斯坦的面粉做成的,就想嘗嘗鮮。”對于能在家門口體驗中亞味道,陳鋒說這讓他體會到了開放交流的實惠。
“越來越多中亞地區的商品搭乘中歐班列來到國內,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選擇。”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說。
與中亞地區接壤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阿拉山口口岸,每天黎明時分便開始忙碌。今年前4個月,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2489列,同比增長17.1%。
商貿流通,互通有無。2023年底,32噸延安蘋果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口至哈薩克斯坦,這是延安蘋果首次出口至中亞國家。西安市三秦果業有限公司今年打算將獼猴桃銷售到中亞市場。公司負責人陳博說:“中亞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我們希望借助這個中轉站開拓更大的市場。”
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不止在農產品。在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位于西安的車間內,重型卡車正在生產線上組裝。2023年,陜汽向中亞國家出口了7500多輛車,同比增長110%。
越來越多的日用百貨、機電設備、電子產品、農副產品等“中國制造”正在走向中亞。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額達894億美元,同比增長27%。
民心更相通
22歲的迪娜孜將于今年9月來到西北工業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習。“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西安,到時候不僅可以在先進的實驗室做研究,也可以領略古城西安的文化,品嘗街頭巷尾的美食。”迪娜孜對即將踏上的異國求學之旅充滿期待。
2023年10月12日,西北工業大學與“阿里·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合作設立的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正式啟用。迪娜孜是該分校招收的第一批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她將獲頒西北工業大學與“阿里·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的雙碩士學位。
2024年4月,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劉哲教授在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授課。(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是雙方教育交流結出的碩果,也是中國同中亞國家人文合作不斷深化的縮影。中國已成為中亞國家學生留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霍爾果斯,中國向西開放的口岸和商貿中心,地處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與哈薩克斯坦接壤。上午10點多,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辦證大廳外,游客已排起長龍。來自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游客絡繹不絕,邊境購物旅游紅紅火火。
在合作中心5.6平方公里的全封閉區域內,中哈兩國和第三國公民無需簽證即可憑護照或出入境通行證出入,中心里每人每日有8000元人民幣免稅購物額。
隨著中哈兩國互免簽證協定落地生效,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合作中心購物、游玩。
今年3月,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正式啟動,再次向國際社會展現了六國攜手謀發展、并肩促合作的堅定決心。
維夏時節,中亞公園里綠意盎然。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園里設有中亞服飾展銷區、中亞特色餐飲街區、主題雕塑等,吸引不少游客市民駐足觀賞。
這是位于西安的中亞公園航拍畫面。新華社記者付瑞霞 攝
在19日上午舉行的中亞公園開園儀式上,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執行主任吳穎欽說:“近年來,象征著中國同中亞國家友好交往可感可及的人文標記越來越多,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當天,福建省科技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急救知識講座和實操演練培訓。來自福建省護理學會的護理專家們通過急救講座、互動問答、示范操作、實操練習等方式,普及急救常識,傳授急救技能,提升公眾的急救應變能力,為應對緊急突發事件奠定良好的急救基礎。 “當發現身邊有人出現氣道堵塞,我們該怎么做?當發現身邊有人出現心跳、呼吸停止,情急之下又該如何是好?”講座中,福建省立醫院緊急救援科護士長簡鋼仁帶著一個個問題,為大家一一介紹了... [閱讀]
為進一步推動健康知識傳播,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近日,由浙江省永康科協、市健康辦等部門聯合舉辦的永康市第二屆健康科普大賽舉行,經過初賽層層選拔的16個健康科普作品進行現場PK、一決高下。 本次科普競賽涵蓋了醫療、護理、心理、中醫藥等多個領域。決賽現場,參賽選手圍繞校園霸凌、肥胖、口腔健康、婦幼健康、兒童青少年健康、慢性病防治、中醫藥科普等主題,通過演講、小品、舞曲、情景劇、快板等多種形式,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地向大家娓娓道來,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經過激烈角逐,活動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 [閱讀]
4月25日,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七屆常務理事會第七次會議。學會理事長高福、副理事長張先恩、秘書長張宏翔等出席會議,學會常務理事、特邀理事、監事以及分支機構主要負責人等5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張宏翔系統總結了2023年以來的工作,并就學會2024年度工作計劃進行了匯報。大會審議并通過了生物催化專業委員會等分支機構的籌建申請和動物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更名申請,表決通過了《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學術年會管理辦法》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財務管理辦法》,確認了生物傳感、生物芯片和納米生物... [閱讀]
近日,為扎實推進兵地共建鄉村科普館落地,新疆兵團科協在二師鐵門關市召開南疆四師市鄉村科普館建設現場推進會。新疆兵團科協有關負責人、二師鐵門關市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一師阿拉爾市、二師鐵門關市、三師圖木舒克市、十四師昆玉市科協主要負責人及兵地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與會人員先后來到二十二團二連、二十五團四連結對村焉耆縣北大渠鄉太平渠村、博湖縣本布圖鎮再格森諾爾村,觀摩兵地共建鄉村科普館的建設成果,交流科普惠民的經驗做法。新疆兵團有關負責人為二師鐵門關市首批太平渠村、再格森諾爾村&ldq...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