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講“春雷響,萬物長”,3月中旬的齊魯大地上,孕育著新一季的豐收。
在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前韓村的高標準農田里,小麥鎮壓機正在作業。人民網記者 王天樂攝
“現在,小麥進入返青期,跟老式麥苗鎮壓技術相比,小麥鎮壓機能夠縮小土壤縫隙,起到保墑、保肥、提溫的作用。”在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前韓村的高標準農田里,農戶咸國強每年種兩季小麥、一季玉米,放眼望去,500畝小麥苗齊根壯。
“新技術確實好啊,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咸國強告訴《記者去哪兒》欄目,近年來,接受的新技術培訓不少,用上的新設備也不少,能噴灑施藥的植保無人機提升了勞動效率、玉米精量播種機能讓每顆種子都精準落到種穴之中……
據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研究員馬德輝介紹,當前,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以小麥播種過程為例,以北斗技術支持的精密設施開始普及使用,不僅播種整齊,還能大幅提高出苗率。
一路向西南,在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堤上村的田地里,“飛手”們正操控農業植保無人機按照既定航線在田地里飛行穿梭,為小麥進行噴灑作業。
在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堤上村,“飛手”正操作無人機為小麥進行噴灑作業。人民網記者 王天樂攝
“現在是小麥的返青期,一架無人機在裝載50升藥劑的情況下,噴灑面積可達40畝,相比傳統農耕模式的人均10畝/天。在春管繁忙期,一天可以覆蓋作業面積1000畝。”無人機“飛手”李鵬告訴《記者去哪兒》欄目,40多架無人機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大名縣80余萬畝小麥的噴灑任務,無人機既可以節省時間和成本,又大幅度提高了作業效率。
在邯鄲市館陶縣,農戶的手機如今成為了一個廣泛可用、智慧便捷且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終端。“我們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包括分布、長勢等。基于遙感監測數據和農作物的生長模型,能夠幫助預測未來的作物產量,幫助決策者提前進行資源分配和市場策略的制定,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據河北邯鄲市館陶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登朝介紹,通過融合社會化服務,市場行情數據,作物蟲情、苗情、災情、墑情測報以及掌上巡檢等應用集成館陶智慧農服小程序,讓百姓在享受服務時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極大地提高了服務的效率和便捷性。
近年來,農業農村領域涌現出一批新技術、新項目,科技興農取得新成效。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期間,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部長通道”上表示,我國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小麥的機械化率到了95%以上,一臺收割機能頂100個勞動力的工作量,過去一個縣收麥子需要至少半個月,現在三五天就可以完成。
2012年,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強調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明確了農業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此后,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關于農業科技的內涵不斷豐富、舉措更加有力。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并對農業發展的重點科技需求——種業振興、生物育種、農機裝備、農技推廣體系等方面作出系統部署。
農業農村部調度顯示,今年,已經返青的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8.2%,苗情比去年還好。眼下,春耕春管已經由南向北逐漸展開,新技術、新裝備正“繪就”春耕新圖景。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2024年3月6日)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 [閱讀]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鄒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13日在北京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兩會明確的各項任務,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3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調研。李強在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聽取公司集成電路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情況介紹。新華社記者 劉彬... [閱讀]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看望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報道的中央主要新聞單位負責同志和新聞工作者,代表大會主席團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向參加大會新聞報道的全體新聞工作者表示問候和感謝。他指出,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有關部門和主要新聞單位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守正創新做好大會新聞宣傳工作,為...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