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重慶,天氣依舊炎熱。
來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團結村中心站,場面亦熱火朝天。印有“中歐班列”字樣的集裝箱堆積如山,橙色龍門吊起降不停,轉運貨車往來穿梭。
2011年3月19日,我國第一列中歐班列“渝新歐”在此始發。中歐班列(重慶)首發司機江彤對當時場景仍記憶猶新:“很激動,很自豪,也感到責任重大。”
2014年3月29日,德國杜伊斯堡港。“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的終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這里。三聲鑼響后,從中國重慶始發的列車滿載著貨物緩緩駛入。
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渝滿俄國際鐵路班列在這里交匯。
2016年,中國鐵路正式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渝新歐”更名為中歐班列(重慶)。重慶率先搭上“一帶一路”快車,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今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聽取貨物集散、運輸路徑、運營成本和效益等介紹,同貨車司機、列車司機、裝卸工人、場站管理人員等親切交流,詢問他們的工作強度、勞動保護、節假日休息和收入情況。
面對眼前這些投身偉大事業的平凡勞動者,總書記勉勵:“大家在物流一線,也是在對外開放一線,通過你們的辛勤勞動,很多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你們的工作很有意義。推動西部大開放、促進西部大開發,物流很重要,大家要繼續努力,不斷創造新的業績,作出新的貢獻。”
“看到總書記的身影,我的心里按捺不住地激動。”江彤回憶說。堅守中歐班列運輸一線13年的他承諾,會守好每一列車,站好每一班崗,把“第一棒”交到更多人手中。
江彤的故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的事業中。
4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重慶設立鐵路綜保區。
“重慶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設立后,預計未來開行班列會越來越多,對司機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我將毫無保留地將班列掛頭‘穩、準、輕’的秘訣傳授給青年司機,希望他們將國際班列安全正點運輸的接力棒傳遞下去。”江彤說。
中歐班列飛馳,見證著不斷延展的開放之路。
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歐班列發展進入“快車道”,構建了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暢通安全的亞歐物流重要通道。
“我有時候在超市購物,看到貨架上的外國商品,都忍不住會驕傲地想,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班列拉回來的。”江彤難掩自豪地說。
13年的時間,小站變成“大道樞紐”。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從這里始發,汽笛嘹亮,班列頻繁進出,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品在此集結后走向世界。
8月26日上午,山東省科協十屆一次常委會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和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中國科協十屆十次常委會會議精神、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研究做好新時代科協工作的貫徹落實舉措,山東省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都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閱讀]
8月24日,由中國微生物學會牽頭成立的2024“科創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啟動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啟動會上詳細討論了2024年的規劃布局、運行機制及預期目標,并邀請各相關方共同探討合作模式,明確各自職責,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會議對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統籌部署,明確了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服務團以服務青島生物醫藥企業為重點,開展技術難題聯合攻關、促進成果轉化和簽約落地、建立學會服務站以及選派知名專家進行“蹲點... [閱讀]
8月24日,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主辦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農業機器人專題論壇暨數字化與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院士、專家、青年學者230余位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論壇邀請8名中外院士、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交流最新技術進展。其中作為青年科學家代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Manoj Karkee作“特色作物生產中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報告。 在中外青年專題沙龍環節,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 [閱讀]
8月15日,湖北省科協調研宣傳部在武漢市組織召開全省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座談會。 會上,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錢學森紀念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2家基地代表先后發言,介紹了自授牌以來基地建設和運行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主要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就更好推進弘揚科學家精神工作展開交流。 2024年1月至8月,12家教育基地接待觀眾達到34.32萬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會議要求,各基地要進一步珍惜榮譽、發揮優勢、改進工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中求進,針對基地展陳內...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