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費花了多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地方考察時,都會提出的民生之問。藥價,一頭連著政,一頭連著民。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啃下看病貴的硬骨頭,考驗著改革者的魄力和智慧。
2018年5月,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成立,中央深化醫療改革邁出關鍵一步。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方案》。六年來,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已開展9批,中選藥品平均降價超50%。
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現場
“每一個小群體都不應該被放棄”“藥用到了患者身上,你的價值就不會被低估”“我們整個國家跟你進行談判”......醫保藥品目錄談判專家與醫藥企業反復議價,談判金句受到網友們廣泛關注,“靈魂砍價”名場面令人動容。2018年起,我國創造性地探索出醫保目錄的談判準入機制。對于醫藥企業,13億多參保人的用藥需求是最大吸引力;對于醫保方,“以量換價”,惠及更多百姓。六年來,446種藥品通過談判被納入醫保,平均降價超50%,受益患者超7.2億人次,平均每人次減負約1100元。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現場
降藥價,不僅要改渠道,也要改源頭。為促進藥品定價更加公平合理,習近平總書記親赴制藥企業,囑托大家要增強質量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努力研制和生產質優價廉療效好的藥品,為推進全民健康多作貢獻。
制藥車間
習近平總書記還要求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一段時間以來,公立醫院以藥補醫,大檢查、大處方的現象持續存在。改革劍鋒直指公立醫院。整治藥品回扣亂象,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崗位年薪制......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舉措讓醫藥費降了下來,群眾得到了實惠,醫療運轉變得更科學、更可持續。
黨的十八大以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真刀真槍、大刀闊斧,看病貴的問題加速破解。如今,我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惠及億萬中國人民。
總監制丨閆帥南
監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張鵬軍 彭裔然
編導丨李璟慧 劉欣顏
策劃丨興來 寧黎黎
剪輯丨曲建鵬
攝像丨吳經偉 劉逸晗
配音丨王帥天
視覺丨高凌瀟 孫志偉
音編丨馬思遙
資料丨江凱 黃珊 杜曦晨 張碧琦 劉雪鋒
統籌丨楊波 遇劍 劉霄 金伊結
鳴謝丨國家醫療保障局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2024年7月11日下午, 臨沂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沂南分會秘書長劉慶國,在竹泉村旅游景區開業15周年慶典儀式上,宣布2025竹泉村民間藝術節暨鳳凰文化節啟動。 竹泉村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遺產,古村落格局完整,村內有全年18度恒溫的泉水和長江以北少見的大片竹林,竹泉村對面有具漢代民風建筑的紅石寨,紅石寨下是西漢東安人王欽元于昭帝元鳳年間所刻“三山溝鳳凰刻石”。 一直以來,竹泉村“萬鳥歸巢”的場景很容易讓人想到《沈銓百... [閱讀]
7月9日,由中交路建-寧波交工集團聯合體承建的浙江寧波舟山港六橫公路大橋一期工程關鍵施工節點——梅山水道橋邊跨順利合龍,為全線按期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梅山水道橋為雙塔雙索面斜拉橋,全長510米,索塔設計為門型,主梁為混凝土π型雙肋板式截面。因橋梁位于平曲線上,主梁設置有縱、橫坡,導致牽索掛籃行走、模板安拆、索導管定位難度大。 面對難題,中交路建項目團隊以創新賦能,自主研發組合式牽索掛籃,配套設計掛籃行走機構、模板支撐結構和可調節式索導管定... [閱讀]
隆隆機聲戰三夏,麥收時節黨旗紅。伴隨著全國小麥由南向北、由東向西接續成熟,雷沃谷神收割機追逐黃色麥浪滾動前進,一支由1000多部流動服務車和4000余名人員組成,被稱為“卅字軍”的濰柴雷沃三夏跨區服務隊伍,再次踏上了他們的 “三夏之路”。 奔忙在豐收的“最后一公里” “卅字軍”是豐收背后的一群追豐人,也是一群守望大國豐景的“糧安衛士”... [閱讀]
中國產經觀察網7月9日消息: 6月21日,2024萊陽村歌大賽首場比賽在山東萊陽味道美食音樂文化產業園火爆開賽,各村莊社區代表隊用熱情嘹亮的歌聲唱響龍城梨鄉,現場觀眾熱情高漲,加油聲、喝彩聲不斷。 為貫徹落實中央宣傳部“送文化進萬家”和山東省、煙臺市宣傳和文旅部門“2024春節鄉村文化旅游節”“黃河大集”“我們的節日”等兩節四集四賽系列工作要求,落實煙臺市文旅局“文旅七進&...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