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今天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連日來,各地區各部門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引領10周年”這一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宣教活動,推動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把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和當代中國安全實踐、中華優秀傳統戰略文化結合起來,創造性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出“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強調“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論述,把我們黨對國家安全的認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為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化危機、闖難關、應變局、開新局。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從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制定出臺一系列國家安全領域法律法規,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到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頂住和反擊外部極端打壓遏制,以堅定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安全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科學價值和實踐偉力,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越走越寬廣。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宏偉藍圖,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中國式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事業。為此,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才能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要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更加注重協同高效、法治思維、科技賦能、基層基礎,推動各方面建設有機銜接、聯動集成;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實現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證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新征程上,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我們定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4月9日,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科協、溧陽市科協到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科協考察交流工作。三地科協科普部分管領導和科室負責人參加交流座談,共同商議打造“長三角之心”科普研學聯盟相關事宜。 在“雙減”政策落地的大背景下,科普研學逐漸成為關注度、參與度越來越高的課外教學活動形式。一個地區的科普研學資源往往較為有限,因此在距離較近的相鄰地區之間建立科普研學資源共享機制已成為新的社會需求,具有良好前景。江蘇省宜興市、溧陽市與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同屬太湖... [閱讀]
4月6日,廣東陽江舉行張小曳院士工作站揭牌暨陽江市“百千萬工程”決策咨詢專家聘任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主任張小曳,陽江市委、市政府,廣東省氣象局及廣東省科協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張小曳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旨在帶動構建城市級虛擬電廠和碳監測與服務平臺,打造陽江電碳協同的一體化服務平臺;開展碳中和進程中、高分辨率小時級陽江海上風電能源布局與新型電力系統優化預測研究;開展陽江極端天氣和可再生能源要素精密觀測及長時效精準預報預測和... [閱讀]
4月7日上午,“科創湖北”院士專家行活動走進武漢市東西湖區。院士專家一行現場參觀了國家萬畝漁業綠色循環試點基地——柏泉大漁場,重點調研了漁場水產養殖、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等相關情況。 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表示,愿意與東西湖區農業農村局圍繞水產育種、健康養殖、新型飼料、病害防控、質量安全、水產品加工、資源養護、漁業裝備,開展全方位合作,建設待審品種異育銀鯽“中科6號”中試基地;支持柏泉大漁場水產種苗繁育基地,引... [閱讀]
為進一步推進武漢市院士科普工作室建設,4月3日,湖北省武漢市科協在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東西湖區)召開江城院士科普工作室推進會。 會上,陳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劉經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鄧子新院士農業科普工作室、孫和平院士精密測量科普工作室、丁漢院士智能制造科普工作室、徐紅星院士科學與人文科普工作室、徐衛林院士紡織科普工作室相關負責人交流了工作室特色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計劃。與會代表圍繞院士科普工作室的建設管理、科普宣傳、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交流發言。...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