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臨近,廣袤田野上,生機盎然的春耕畫卷正由南向北徐徐展開。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各地及早落實各項舉措,加強對農民技術指導,著力穩面積、增單產,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為做好全年糧食生產夯實根基。
糧食播種面積力爭17.7億畝以上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時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育秧中心十分忙碌,浸種、催芽、覆土等環節有條不紊進行。“通過工廠化育秧,不僅育秧成本低、質量好,育秧時間還比傳統人工育秧縮短7至10天。”合作社負責人季孟加介紹,目前合作社已接到早稻育秧訂單8000多畝。
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在河北衡水,500余萬畝冬小麥已進入返青期;在江西贛州,油菜花開正盛;在廣西貴港,農民育秧備耕一片繁忙。
2024年3月12日,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史召鄉北高五村農民駕駛農機在麥田噴灑農藥。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目前全市冬小麥長勢良好,土壤墑情充足,大部分地塊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5%到80%左右,能夠滿足小麥返青期生長對水分的需求。”衡水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科長李欣華說,有關部門抓好農機深松作業,提早預防病蟲草害,加強測土配方、精準備肥、直通式氣象服務,保障春耕生產順利展開。
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9.3%,同比高1.1個百分點,比常年高2.6個百分點。據3月13日最新農情調度,全國早稻已育秧32.6%,已栽插3.2%,北方春小麥已開始播種,預計4月上旬東北開始中稻育秧、“五一”前后玉米大豆大面積播種。
2024年3月9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漢王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楊亮亮操作植保無人機給冬小麥施肥。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要重點抓好穩面積、提單產、優服務、強政策等工作。今年要努力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7.7億畝以上,集成組裝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重點推廣密植、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措施,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助水平,實現全國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全覆蓋。
深入實施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
農業穩產增產,科技是關鍵。
“一定要及時清溝瀝水,防止根系凍傷,并追施肥料。”在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小松鎮千畝油菜基地,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員楊炳一直在指導農戶做好油菜抗寒工作。為降低低溫多雨天氣對3萬多畝油菜的影響,石城縣組織了100多名農技人員下沉田間地頭做技術指導。
返青后適時鎮壓,因地因苗分類管理,科學肥水運籌,做好干旱、倒春寒等防控……近日,在衡水市棗強縣恩察鎮的節水優質小麥麥田里,縣農技站站長詳細講解了麥苗生長特點和管理建議。
為更好將試驗田、示范田產量轉化為大田產量,農業農村部2023年啟動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把各類單項增產技術措施組裝起來,覆蓋耕、種、管、收、地、種、肥、藥等全鏈條全環節,提供綜合性技術解決方案,今年將繼續開展這項工作,在主產縣整建制推進。
在廣州蓮塘村舉行的黃埔區春耕春播現場會上,一臺自行走農機在進行噴灑作業(2024年3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好技術真正讓農民用得好,需要綿綿用力、持之以恒。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
各方力量正在匯聚。近日,在寧夏、甘肅、青海、內蒙古等地區,先正達集團中化農業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圍繞播種、耕作、施肥等關鍵環節組織春耕技術培訓1000余場,參與農戶超過2.8萬戶;在湖北荊州,全國農技中心聯合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等單位舉辦2024年百萬農民科學安全用藥培訓啟動會,將全年圍繞大面積單產提升、重大病蟲害防控、現代植保機械應用等開展培訓;農業農村部遴選發布高產穩產、耐密抗倒等主導品種,精密播種、水肥精準調控等主推技術296項,為春耕備耕提供有力支撐。
2024年2月27日,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邢莊鄉的農民在尉氏農機市場上選購農機。新華社發(李新義 攝)
七部門聯合部署確保農資質量
春季農業生產,種子、化肥、農藥等是重要保障。
不久前,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戴坊鎮農民鄒永豪一大早趕到集鎮的農資店,詳細詢問優質早稻品種和農藥、化肥價格。
“農事時間緊,我需要600多斤早稻種子,和公司談好數量和價格,他們會送貨上門。”鄒永豪說,縣里對早稻種植大戶和稻田“單季改雙季”扶持力度大,他對今年種稻有信心。
2024年3月12日,在重慶市永川區仙龍鎮雙星村的智能育秧基地內,秧苗在水肥一體化系統的精心照料下長勢喜人。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農時不等人。在貴港市芭田生態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伴隨著機器轟鳴,一袋袋肥料被打包下線、裝車運往各地。“每天30多輛車到公司裝貨,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每天生產超2000噸肥料,保障化肥及時供應。”公司負責人余一清說。
在春耕備耕關鍵時期,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近日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農資打假新措施新辦法。其中,農業農村部派出10個調研指導組分赴地方,組織各地開展大排查,采取針對性的治理措施,著力整治農資“忽悠團”進村兜售和網絡非法售種等違法違規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將化肥產品納入民生領域“鐵拳”專項執法行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指導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企業進一步完善農資質量管理制度。
2024年3月7日,農民在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舞陽村管護土豆苗(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胡攀學攝)
據農業農村部農資保供專班調度,截至3月13日,省、縣兩級化肥下擺到位率分別為82.3%、70.2%,主要化肥品種供應穩定,能夠滿足春耕用肥需要。
放眼生機勃勃的大地,農民在田間搶抓農時、辛勤勞作,工廠開足馬力、抓緊生產。人們種下一粒粒種子,用汗水澆灌希望,共同培育新一年的好收成。
3月15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安哥拉總統洛倫索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洛倫索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3月15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安哥拉總統洛倫索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為洛倫索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3月15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 [閱讀]
“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干,把各方面的干勁帶起來。”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兩會期間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明確要求。 看準了就抓緊干,“看準了”是前提,“抓緊干”是關鍵,這兩者缺一不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關鍵之年當有關鍵之為。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看準... [閱讀]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走進共富路上的特色村 新華社記者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在了解到江蘇蘇州永聯村追求共同富裕的新進展后,習近平總書記欣然地說:“走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道路,你們是先行者,要把這個路子蹚出來。要繼續推進共同富裕,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從江南到塞北,從革命老區到開放...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