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中國農學會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2024中國農學會年會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本次年會論壇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研究成果發布、科技成果分享、院士專家報告、前沿訪談、專題會議與平行會議、座談交流、科普巡講及優秀成果展示等板塊,包括15位院士在內的210余位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并研討交流,來自全國涉農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業等920余家單位的1200余名代表參會。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出席并致辭。他指出,希望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繃緊時不我待的“思想弦”、打好補短扶弱的“攻堅戰”、甘坐農業科研的“冷板凳”、培養科技人才的“后備軍”,增強做好新時代新征程農業科技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奮力搶占農業科技創新制高點。
科技成果交流分享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單楊分別作題為“長江中上游流域磷排放減量和養殖廢棄物增效利用”“加強農產品加工儲運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報告,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公司副總裁安喜榜、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院長路戰遠、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源超、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紹江分別作題為“大北農生物技術在高油高產大豆研發中的應用”“北方農牧交錯區耕地保護利用技術創新與應用”“大豆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創新與應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研發及規模化應用”報告,分享最新科技創新成果,交流先進科研探索經驗。
院士專家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張佳寶、譙仕彥、沈其榮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劉布春分別作題為“對加快培育種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土壤養分水分等信息快速采集關鍵技術突破及其相關設備研制進展”“合成生物學在農業生物制造的應用”“木霉菌及其生物肥”“應對氣候變化 增強農業韌性”報告,展望農業熱點前沿領域科技創新趨勢,探討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有效路徑。
前沿訪談環節,5位院士專家,圍繞“智慧農業與新質生產力”展開對話交流,共話智慧農業內涵現狀、學科特點、技術問題及發展趨勢。
活動現場還發布了《2024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2022—2023農學學科發展報告:基礎農學》《中國農學會2024—2025年度研究課題》和新版《農學名詞》。
活動同期舉辦了涉農科技型企業負責人座談會。
10月29日,國際航行學會聯合會(簡稱國際航聯)2024年世界大會開幕式暨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中國航海學會承辦,主題為“擴大導航應用,賦能人類未來”,聚焦新時代衛星導航技術發展。來自美國、英國、意大利、荷蘭、瑞典、波蘭、埃及、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國際航聯成員代表,以及中外院士專家、論文作者和嘉賓等300多人參加大會。會議通過專家主題演講、論文交流、展覽展示等形式,研討導航、通信、遙感等技術的融合應用新前景。 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何建中,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國際合作部... [閱讀]
10月29日,2024國際水電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匯聚了來自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學術專家和企業代表,以“水電與新能源——協同構建未來能源體系”為主題,共同探討了氣候變化下能源轉型的關鍵議題及水電與新能源協同發展的新路徑。大會由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聯合華電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中國-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合作辦公室)共同主辦,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 [閱讀]
10月18日至21日,第二十五次全國環境微生物學學術研討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微生物學會環境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武漢市科協協辦。大會云集國內150多個高校、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550余位專家代表,共收到論文及摘要260余篇,編制了《第二十五次全國環境微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本次大會邀請了10位專家作大會報告,分別就“微生物與... [閱讀]
10月26日,第十四屆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在安徽省蕪湖市開幕,年會以“新質學術 責任創新 科學發展”為主題,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安徽工程大學承辦,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并得到東華大學、江南大學、青島大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第十四屆中國紡織學術年會設1個主會場、16個分會場以及論文墻報和紡織測試儀器與科技成果展示區。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千名代表參會。 頒獎儀式上,宣布了2024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