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由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分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工程結構專業委員會、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構與工業化建筑專業委員會、安徽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專業委員會等單位聯合主辦,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分會承辦,來自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四地近150位專家和技術人員出席。
本次會議以結構設計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與實踐為主題。會議期間,5位專家學者圍繞增材制造金屬結構、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大跨空間建筑的索結構創新設計、歐洲植筋加固技術進展等主題發表學術報告,展示了建筑行業的最新發展和科研成果。學術報告分別由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李亞明和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楊學林主持。
紹興文理學院校長、浙江大學建工學院教授趙陽作“增材制造金屬結構的發展應用及研究進展”主題報告,從增材制造技術、增材制造金屬的基本力學性能、拓撲優化與增材制造技術的結合、金屬增材制造構件及連接的力學性能、案例介紹、小結等六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國家預應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吳京作“帶可更換耗能連接的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主題報告,從建筑工業化的發展趨勢、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基于可更換耗能組件連接的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節點的設計和試驗、總結等五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結構總工賈水鐘作“大跨空間建筑的索結構創新設計與實踐”主題報告,從索結構體系及材料性能研究、索結構設計及工程實踐、索結構展望等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慧魚產品技術部高級技術經理劉兵作“歐洲植筋加固技術的最新進展”主題報告,從中國植筋標準的歷史和現狀、歐洲植筋技術的發展、EU植筋設計的特點、EAD中抗震測試和評估、總結等五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孟亞丹作“巨力索具的技術特點”主題報告,從智慧索力監測、光纖光柵智慧索研究、全橋應變片智慧套筒、智慧拉索項目應用等四方面作了詳細介紹。
會后,與會人員前往由中建三局承建的義烏大劇院工程現場進行觀摩和交流,并開展循跡溯源活動,赴義烏國際商貿城及李祖村參觀調研。
江浙滬皖四地建筑結構學術交流會已連續舉辦13屆。本次會議作為“長三角土木建筑學會聯盟”的活動之一,得到了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安徽省土木建筑學會的大力支持。(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
9月25日至27日,由中國宇航學會、空間光學儀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中國遙感應用協會聯合主辦的2024年空間光學儀器與應用國際會議(202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Space Optical Instrument and Application, ISSOIA2024)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 本次會議主題為“拓展空間感知技術新視角,空間信息賦能可持續發展”,來自中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的百余名專家學者圍繞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先進空... [閱讀]
9月19日至20日,以“綠色制造?低碳未來”為主題的第四屆綠色制造國際會議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會議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綠色制造分會、航空航天結構力學及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高端裝備機械傳動全國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可持續制造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承辦。來自中國、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300余位專家學者以及企事業單位代表參會,共同探討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前沿話題。 英... [閱讀]
9月20日,2024年中國科協海智專家齊魯行淄博站活動暨淄博市海歸創業聯合體成立大會在淄博市淄川經濟開發區舉行。本次活動由山東省科協主辦,淄博市科協、淄川區科協、淄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及山東雷帕得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承辦,來自全市高校、研究機構及相關企業的200多名科技工作者齊聚一堂,聆聽海智專家作報告,匯聚新思想,賦能汽車產業新未來。 活動中,山東汽車工程學會高松理事長從科技賦能新能源汽車方面深入剖析了科技如何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注入強勁動力,為現場科技工作者帶來了... [閱讀]
9月22日,2024年“植物總動園”全國植物園科普活動在北京啟幕。本次活動由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攜手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75家植物園共同組織。活動以“人類與植物星球”為主題,積極倡導全社會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累計18萬余人次在微博平臺收看了視頻直播。國家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植物園、華南國家植物園、興隆熱帶植物園、陜西省西安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等50余家植物園共組織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