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市抗癌協會共同主辦的2024天津腫瘤前沿論壇舉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腫瘤研究所所長郝希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院長詹啟敏,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軍醫大學國家分子醫學轉化中心主任陳志南,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長鄔堂春,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華,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王瑛,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浙江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程向東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論壇匯集了國內腫瘤領域知名的院士、專家學者圍繞腫瘤學科的前沿命題和研究熱點,討論內容涵蓋腫瘤的診斷治療、機制研究、流行病調查等多個方面,從管理、創新、實踐、規范等多維度分享腫瘤防治的新技術、新進展和新思考,為推動我國腫瘤防治事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詹啟敏作了題為《科技創新支撐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學術報告;滕皋軍院士作了題為《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療策略:介入聯合系統治療》的學術報告。鄔堂春作了題為《腫瘤的病因研究與預防對策》的學術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軍醫大學國家分子醫學轉化中心主任陳志南作了題為《腫瘤特征事件與生物醫藥年度進展》的學術報告;徐瑞華作了題為《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高質量發展實踐探索》的學術報告;程向東作了題為《口腔微生態研究及應用》的學術報告。
人民網承德4月27日電 (記者周博)近日,走進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御道口鎮、朝陽灣鎮等地,只見田間地頭機械轟鳴,一派繁忙的“春耕圖”徐徐鋪就。在田地里伴隨著馬鈴薯一體化播種機的“突突突”聲,施肥、播種、起壟、全膜覆蓋……全套農業生產流水線種植作業一氣呵成。 據了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以科學化、精準化、智慧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實施馬鈴薯種業振興行動,全年微型薯產能達到1.5億粒以上,馬鈴薯種植面積... [閱讀]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全國政協26日在京召開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會議。他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與現代產業融合應用深度拓展,在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人民政協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論述... [閱讀]
2024年4月17日,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呈現一派繁忙景象,漁民在開展各類海上生產活動。當地供電部門常態化進行電力設備海上巡視,及時了解海洋牧場用電情況,對海上平臺線路和光伏設備進行安全隱患排查,為海上春耕生產提供電力服務和保障。 [閱讀]
新華社貴陽4月6日電(記者李凡、汪軍)“葉片完整、翠綠,樹形蓬松,沒什么病蟲害,今年的茶樹長勢很好,近段時間每天能采上千斤茶葉。”在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木孔鎮長溝村生態茶園內,承包戶陳世軍高興地介紹茶園管理情況。 陳世軍向金沙縣一家茶企返包經營上百畝茶園,茶企提供有機肥、除草機、修剪機等農資農具,同時提供綠色防控技術用于病蟲害防治。今年,陳世軍預計能收入30萬元以上。 茶農在金沙縣木孔鎮長溝村生態茶園內采茶...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