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至25日,北京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聯合承辦的“新藥研發與轉化高級研修班”在京舉辦。
活動依托北京市科協創新服務中心及北京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的建設成果,并借助“千人進千企”院士專家資源,采用教育、輔導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旨在面向生命健康領域培養一批熟悉人工智能技術、新藥研發體系和轉移轉化工作的中高級人才,探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新機制和新模式,在具體推動成果轉化的同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
經前期籌備,本次高研班共招收學員103位,其中包括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體系內18家單位的77人,來自相關企業和科技服務機構的26人。高研班特別邀請了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吉訓明院士、國家知識產權局原醫藥部部長張清奎、中共北京市委黨校(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李中、首都醫科大學成果轉化部技術轉移辦公室主任郜文、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科技成果與技術評估部副部長武思宏、北京中醫藥大學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主任張禮財、北京墨進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青松、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預測評估部主任李志男,分別圍繞醫學創新、高質量發展、創新藥物開發、醫科院校轉移轉化體系建設、成果評估等方面展開教學。最后,學員們還走進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大興科研基地,并與一線科研人員進行現場交流。
生物醫藥產業是北京市“兩區”建設、探索全產業鏈開放的重點領域之一。未來,北京市科協將持續推動學協會、高校院所和企業(園區)多元主體協同創新,引導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衛生健康領域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并將探索科協特色、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新機制。
8月15日,數字化引領高端裝備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進會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會議以“促進能源轉型發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為主題,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浙江省科協、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政府共同主辦。 會議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陳學東圍繞“我國壓力容器的綠色設計制造與維護技術進展”作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圍繞“數字設計與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作報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 [閱讀]
8月23日,由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共同主辦,以“打造生物制造新興產業,培育生物經濟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2024年企業自主創新服務行動第二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辦。 活動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針對生物制造產業鏈相關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需求,共同探討生物制造產業創新發展。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江連洲作特邀報告,報告圍繞生物制造與合成生物學的內涵、合成生物學的代表性應用以及未來食品等方面內容進行闡述,介紹了合成生物學在生物制造領域的... [閱讀]
8月23日至24日,中國水產學會海洋牧場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云南省騰沖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水產學會主辦,中國水產學會海洋牧場專業委員會、大連海洋大學、遼寧省海洋牧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研究生以及企業技術骨干共130余人參加會議。 開幕式后,中國水產學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處長李苗、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教授楊紅生、海南大學教授王愛民、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教授唐丹玲、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丕茂、舟山六橫海洋牧... [閱讀]
8月16日至22日,由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化工教育協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承辦,浙江省天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冠名贊助的“天正設計杯”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舉辦。 本屆競賽以“1,3-丙二醇清潔生產”為題,強調技術需符合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求。競賽自3月啟動以來,全國共有450所高校的3685支隊伍報名參賽,參賽人數近1.9萬人,參賽學校和報名隊伍的數量再創新高。國內賽道經過西北、西南、華北、華南、華東、華中和東北七個賽區激烈角逐...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