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強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舉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戰略任務,切實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會上,1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結合工作實際,暢談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心得體會。
省政協委員、云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阮朝奇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對此也進行了安排部署,對廣大科技工作者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科研工作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一目標和路徑,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堅持“四個面向”的戰略導向,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云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教授馬文會表示,要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結合云南省“三大經濟”發展實際,服務云南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以科技創新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云南經濟轉型升級。
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楊斌表示,作為一名在高校從事教學科研的科技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我們要一體推進教育人才科技事業發展,緊緊圍繞國家的要求,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科研工作,推動科技創新和學科建設,服務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云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魏紅江表示,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最大的感受是,偉大時代為科研人員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依靠創新走出新路。
省政協委員、云南廣電傳媒集團副總經理余雷表示,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后,最大的體會是要堅定不移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也更加領悟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要堅持一體化學習、融合學習、結合實踐學習,把握新時代發展機遇,深入研究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健全科技創新流程管理,讓科技創新與云南區位優勢結合,推動云南高質量發展。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首席專家、研究員番興明表示,我們科技工作者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理論學習,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和實際行動切實做好科技工作,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云南省農科院國際農業研究所、云南省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研究員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聽黨話、跟黨走,根據國家需要,全力做好科研工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
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云南省學會研究會、云南省中醫藥學會的參會代表表示,將組織會員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學習成果體現在社會組織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為推動科技進步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貢獻。
會議指出,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和信心。要深刻認識到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堅持黨的領導是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守正創新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省科協要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的主題主線,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群團工作、創新驅動發展、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協工作、云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黨紀學習教育結合起來,持續開展“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主題實踐活動和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等活動,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持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凝聚全省科技界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同時,要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到省科協事業發展各方面,體現到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和謀劃好今后工作中。省科協將切實扛牢政治責任和主體責任,團結帶領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不斷開創新時代云南科技事業、科協事業發展新局面,為扎實推進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8月24日,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和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主辦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農業機器人專題論壇暨數字化與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院士、專家、青年學者230余位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論壇邀請8名中外院士、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交流最新技術進展。其中作為青年科學家代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Manoj Karkee作“特色作物生產中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報告。 在中外青年專題沙龍環節,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 [閱讀]
8月15日,湖北省科協調研宣傳部在武漢市組織召開全省國家級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座談會。 會上,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錢學森紀念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2家基地代表先后發言,介紹了自授牌以來基地建設和運行方面的特色亮點工作、主要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就更好推進弘揚科學家精神工作展開交流。 2024年1月至8月,12家教育基地接待觀眾達到34.32萬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會議要求,各基地要進一步珍惜榮譽、發揮優勢、改進工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穩中求進,針對基地展陳內... [閱讀]
7月30日,緬甸工程師來華研修活動在南寧開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李順虎、緬甸聯邦共和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南寧總領事館總領事凱素林、廣西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家凱、緬甸工程學會聯合會中央委員會委員妙敏祖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緬甸工程理事會主席昂覺密發來賀信,祝賀活動成功舉辦。開幕式由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工程師、中國工程師聯合體秘書處項目主管張鳴天主持。 主題報告環節由廣西科協學會部(聯絡部)部長、一級調研員曾永林主持。陳勇、鄒易清、宋陽、索比昂等中緬專家學... [閱讀]
8月12日至18日,由中國科協主辦,重慶市科協承辦的2024年高層次人才國情考察活動(重慶)舉行。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金強、重慶市副市長商奎分別會見參加活動的院士、專家。 在為期7天的考察調研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及全國多個領域的20位高層次人才走進重慶兩江新區、渝中區、南岸區、大足區、武隆區等地,深入調研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參觀歷史文化場館,全面了解重慶創新發展成果,并圍繞重慶產業發展、創新平臺建設和高端人才引育等方面獻智獻策,取得了良好成效。 ...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