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 訊  >> 商業  >> 查看詳情

國產「變形金剛」驚艷馬斯克,外網1億人圍觀,下一輪AI變革將引爆玩具行業?

來源: 中國產經觀察   日期:2025-01-03 16:56:00  點擊:87548 
分享:
人工智能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多個行業,而玩具行業也不例外。在消費市場中,玩具以其情感屬性和文化影響力成為了AI技術探索與商業化落地的全新應用領域,其行業也在迎來前所未有的巨變。
近日,由國內消費級機器人廠商「robosen樂森機器人」推出的“威震天”變形金剛玩具機器人火了——一段該產品演繹自動變形的視頻畫面被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X平臺(前推特)上轉發,并直呼”It’s awesome!(真是太牛了)。
馬斯克隨后更是發言感嘆:“Robots gonna be so crazy in the future!(未來的機器人會無比瘋狂)!
 

(樂森威震天被馬斯克轉發|圖源:埃隆·馬斯克 推特)



(樂森威震天被馬斯克轉發|圖源:埃隆·馬斯克 推特)
 
馬斯克的該條轉帖在48小時內瀏覽量飆升至近1億,而這款售價高達 1700 美元的玩具機器人也隨之售罄。

 

(樂森威震天|圖源:「robosen樂森機器人」 產品官網)
此熱點不禁讓人去探究這到底是款什么樣的產品?售價不菲還能火爆熱銷。根據樂森公司官網介紹,該產品搭載了36顆伺服馬達,多達118顆芯片,內置六軸IMU(慣性檢測單元,俗稱陀螺儀),能全自動變形,人形態還能雙足行走。據了解,此前這類機器人領域的相關技術從未在玩具行業得到應用。
 

(樂森威震天|圖源:「robosen樂森機器人」 產品官網)
無論是技術的應用還是定價,樂森威震天已然不是所謂傳統玩具行業的產物。由此,這不禁讓人遐想:如果將 AI 與機器人技術結合應用到玩具產業,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大模型的擬人化趨勢推動玩具產業發展

一組來自Statista的數據:2023年全球玩具行業市場規模接近900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以6.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在這一龐大的市場中,智能玩具占比正在快速提升。權威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5年,AI驅動的玩具和娛樂設備將占全球玩具市場的15%以上。
近年來,大語言模型的進步不僅帶來了 AI 的智能化升級,更推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擬人化革命。以 OpenAI 的 GPT-4 和百度的文心一言為代表的大模型,通過多模態和 TTS 技術的創新應用,讓機器人擁有了更接近真人的對話能力、表情識別和動作生成能力,為玩具產業開啟了全新的可能性。
「多模態技術(Multimodal Technology)」就像是賦予了機器人多重感官。通過整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個傳感器,智能設備能夠同時從多個維度收集和理解信息。這項技術讓 AI 系統能夠像人類一樣,通過觀察面部表情、傾聽聲音音調、識別手勢動作等多種方式來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并作出恰當的回應。
另一項革命性的技術是「TTS(Text-to-Speech,文本轉語音技術)」。現代 TTS 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真假難辨的水平,不僅能將文本轉化為流暢的語音,還能模擬人類說話時的細微變化,如自然的停頓、語調的抑揚頓挫,甚至是情感化的嘆息,大大提升了機器與人類互動時的自然度和親和力。
這兩種技術的結合,不僅為玩具產業帶來了更具沉浸感和互動性的用戶體驗,還實現了智能玩具的“擬人化”表現,讓玩具能夠像真人一樣與用戶進行交流和互動。通過多模態技術,智能玩具能夠“理解”更多的用戶行為,不僅限于語音,還包括面部表情、動作、語氣變化等。TTS 技術則讓這些玩具能夠通過清晰且自然的語音來反饋用戶的需求,使玩具能夠像一個“真人伙伴”一樣與用戶互動,進一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

從秋葉原轉型看全球玩具市場新趨勢

全球情緒消費市場正在迎來空前增長。據德勤數據顯示,自 2013 年以來,情緒消費相關產業(包括娛樂、健康、文化)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12%。在這股潮流中,日本秋葉原的轉型堪稱典型案例:這個曾經的全球電子數碼產品圣地,在 2015 年后逐漸轉向以玩具、手辦、動漫周邊為主的情緒消費領域。這一轉變深刻反映了發達國家消費模式從"功能性消費"向"情緒化消費"的演進。

(舊時秋葉原主要售賣電子產品|圖源網絡)


(如今秋葉原所見之處基本都在售賣二次元相關周邊,電器商店已經寥寥無幾|圖源網絡)
 
秋葉原的轉型背后,是一個關于市場演化的精彩故事。在電子產品普及的時代,消費者更關注產品功能,將支出集中在電視、電腦等硬件上。但隨著數碼技術日趨成熟,消費者的注意力開始轉向內容體驗。與此同時,全球影視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375億元飆升至2021的近3200億美元,以電影人物為核心的粉絲經濟也實現了顯著攀升。
秋葉原的轉型折射出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從“物質滿足”向“情感滿足”的演變過程。
全球經濟大發展,物質需求趨于飽和:在家用電器和電子數碼產品普及的時代,消費者的支出更多集中在功能性消費上,如購買電視、冰箱、電腦等生產生活資料。而隨著數碼技術逐漸成熟,電子設備在性能上的提升趨于平緩,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從“購買硬件”轉為關注內容和體驗。
文化與娛樂產業的崛起:同期,全球的文化、影視和游戲產業快速增長,這些領域的產品不僅滿足消費者的情緒需求,還帶來了沉浸式體驗。例如,電子游戲市場在 2010 年到 2020 年間的全球市場規模從 600 億美元增長到接近 1800 億美元;電影、漫畫和相關衍生品的消費額也在這一階段實現了顯著的增長。
秋葉原從過去“硬件銷售”的中心地帶,逐漸轉型為以動漫、手辦和周邊玩具為主的新型“情緒消費”中心,其背后是消費者支出模式向情緒價值傾斜的體現。
那么,情緒消費趨勢如何影響玩具市場?
玩具是情緒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為兒童用戶提供了娛樂和教育功能,還逐漸成為成年人“尋求情感慰藉”的消費選擇。
與之伴生的,便是成年人玩具市場的迅速崛起。情緒消費趨勢的浪潮影響下,玩具逐漸成為一種“情感表達”的載體。無論是以《初音未來》等 IP 衍生品為代表的手辦,還是基于經典影視 IP 的智能玩具,都承載了消費者對某一文化內容或時代情感的精神依賴。秋葉原的銷售數據顯示,2015 年之后,成年人在玩具、動漫周邊和手辦上的支出大幅增加,其中 20-40 歲年齡段的消費者成為核心購買力人群。
膾炙人口的文化內容一直是實體商業的“繆斯女神”,作為IP產業的慣用運營手段,游戲和影視內容的衍生發展亦在推動玩具消費:與影視、游戲、動漫相關為玩具市場持續造血,輸送新角色新故事。例如,《復仇者聯盟》、《鬼滅之刃》等熱門 IP 推動了相關衍生玩具的熱銷。同時,AI 技術的加入使得這些玩具的互動性和擬人化進一步增強,例如結合了語音識別、情感分析的 AI 手辦更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在機器人+AI 技術的雙重加持下,兒童和成人玩具的邊界會逐漸模糊,市場規模也會超越傳統的玩具。玩具行業,正在被重新定義。

智能化未被覆蓋的“最后處女地”

回顧消費品智能化的歷程,從手機到汽車、從電視到手表和眼鏡,智能化在逐步滲透主要消費賽道。然而,玩具行業因其傳統制造基因和技術瓶頸,一直未能完成智能化升級。
風口來時,誰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對此,已經有部分傳統玩具廠商在積極探尋AI技術和毛絨布偶、塑料玩偶、兒童繪本等常規形態玩具的結合可能性,但其產業研發思路老套,目前的交互依然停留在“套皮大模型”的模式下,在第一批試水的廠商中暫未有現象級的爆款出現。
首先是技術瓶頸帶來的掣肘。過去的嘗試性產品,如早期的 Furby 和 Anki 機器人,因缺乏持續有趣的內容,AI 交互的能力也達不到用戶體驗的要求,所以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大廠新品,在智能玩具賽道上均未取得過成功。
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創新者的窘境。海外玩具四巨頭,美泰、孩之寶、萬代和樂高,國內諸如奧飛、實豐,其都是歷史悠久的老牌玩具廠家,這類公司走的是大眾消費市場,產品以塑膠和毛絨玩具為主,核心價位段在 20 美金左右,依靠電影 IP 作為基礎,以數千款 SKU 和巨大的分銷網絡成為傳統玩具的巨頭。巨頭在智能化過程中,曾經做過不少嘗試,但嘗試的方式都屬于戰術性低成本測試,并沒有調動公司的核心資源甚至 ALL IN。這種現象就是《創新者的窘境》中所描述,大廠因為巨大的現有業務形成的勢能,往往就是技術革命出現后進行顛覆式創新的巨大障礙。會眼睜睜地看著技術革命的果實被創業公司摘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柯達曾經是數碼攝影的發明者。
不過,隨著大模型技術的崛起,這個傳統的制造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或許,AI 終將成為解開玩具產業智能化困局的一把金鑰匙。而能否抓住這次機遇,將決定著傳統玩具企業在新時代的命運。

大模型應用門正在快速檻降低

AI 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改寫傳統行業的游戲規則。
近期,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在「Force原動力大會」上推出了一項重磅服務——專門面向玩具市場的 SDK,這標志著大模型商業化應用的門檻正在快速降低。在火山引擎的發布會上,他們提出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承諾:讓硬件廠家實現"零工程師、零研發投入"即可接入大模型,這無疑為傳統玩具制造商打開了一扇通往智能化的便捷之門。
比如,玩具廠商可以調用火山引擎的TTS與語音識別模塊,為玩具賦予自然語言對話能力。其次是搭載的圖像與感知功能:通過集成圖像識別模塊,玩具能夠進行表情和動作的捕捉,實現更貼近真人的互動體驗。
傳統玩具廠商的另一通病是缺乏深厚的技術開發能力,而火山引擎通過提供可視化開發工具和詳細的技術支持,顯著降低了廠商使用AI技術的門檻。例如:開發者可以通過火山引擎的在線平臺完成模型微調,針對特定玩具功能(如兒童學習、情感互動)訓練出高性能模型;通過“即插即用”的功能模板,廠商可以快速驗證產品概念并進行市場投放,無需長時間的研發投入,從而降低產品部署和迭代成本。

(樂森巴斯光年《玩具總動員》版|源:「robosen樂森機器人」 產品官網)
據了解,樂森公司于前不久官宣攜手迪士尼,將全球首部3D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中的角色“巴斯光年”變成現實,不僅全新研發超迷你伺服馬達實現了人物眼球和嘴唇的可動,更接入了AI技術讓巴斯光年實現OTA在線升級,能為用戶提供有趣好玩的外部新鮮資訊,讓角色仿佛真的活過來一般,擁有栩栩如生的“生命力”。這一模式為整個玩具行業提供了參考路徑,亦是AI技術對傳統玩具行業賦能的一個縮影。
當然,諸如 OPEN AI 和 Google 這樣的 AI 廠家,不可能錯過硬件落地這個商業化機會。而手機和電腦,并沒有給 AI 帶來明顯的增量市場,而是在現有的硬件基礎上,通過APP和瀏覽器就完成了 AI 的使用,智能玩具代表著一個全新的增量空間。雖然這些科技巨頭的終極目標是家用人形機器人——這也解釋了近年來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火熱,但在當下,玩具市場無疑是一個更務實、更容易實現商業落地的切入點。
2025 年,我們相信會有更多大模型公司推出功能更強大、更完善的 SDK。

未來展望:AI 玩具行業趨勢

未來五年,AI 玩具市場將迎來更深度的創新和變革,主要趨勢包括:
智能化和個性化增強:AI 玩具將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能夠實時適應孩子的興趣、情感和學習進度,提供高度個性化的體驗。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情感識別等技術,玩具與孩子的互動將更真實、富有情感。
融合 AR/VR 和沉浸式體驗:未來 AI 玩具將廣泛結合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技術,創造更加沉浸和互動的玩耍體驗,例如虛擬世界探索、互動學習等。
教育功能深化:AI 玩具將不僅限于娛樂,還將深入教育領域,涵蓋編程、語言學習、創意表達等多個方面,成為家長的教育助手。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隨著 AI 玩具涉及的個人數據增多,隱私和數據安全將成為重中之重。企業需加強合規性,確保安全透明的數據使用。
跨界合作和生態系統構建:AI 玩具將與家庭智能設備、教育平臺、文化品牌等進行深度合作,形成智能生態圈,增強產品的市場滲透力和用戶粘性。
可持續發展:環保材料的使用、節能技術的提升以及玩具生命周期的延長,將成為行業的長期趨勢,符合綠色消費需求。
大模型技術對玩具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智能化、個性化、教育化和娛樂化四個方面。技術上,AI 玩具將擁有更強的互動性、創意性、情感陪伴功能以及多模態交互能力;商業化上,AI 玩具將能夠通過差異化產品、持續用戶體驗、跨行業合作等方式推動市場增長,并通過數據驅動的個性化服務和全球化擴展實現商業化成功。企業需要抓住這些技術和商業化機遇,推動 AI 玩具向更智能、互動、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你認為加入了機器人+AI技術的玩具會如何改變未來的消費市場?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編輯:王宇

相關新聞

  • 百利好:2025年美股市場是否將延續漲勢? 百利好:2025年美股市場是否將延續漲勢?

    2024年,美股市場在人工智能熱潮、美聯儲降息周期等因素的推動下,表現驚艷,三大股指延續前一年漲勢,并多次刷新歷史紀錄。百利好作為專業的投資交易平臺,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美股投資機會和專業的市場分析。 年初,Yardeni Research 的埃德?亞德尼預計標普 500 指數將上漲 17%,目標價為 5400 點,而大多數華爾街策略師則更為保守,預計僅上漲 8% 至 5000 點左右。然而,標普 500 指數年內近 60 次收于歷史新高,遠超華爾街年初的預期。 從2023 年延續至... [閱讀]

  • 二十芳華,矚目新啟!我們濱江再會。 二十芳華,矚目新啟!我們濱江再會。

    2025年1月1日整體喬遷至 第六空間濱江園區 西湖大道18號,享譽20年的頂級奢品家居地標 2005年,第六空間在此啟航 時間退回到21世紀初,中國地產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而隨著多樣化世界家居風格的涌入,人們對于高端家裝的認知也迅速提高。彼時的浙江,民營企業開始遍地開花,在短短幾年內造就了大批的富人,手握新房的他們開始追求不止于滿足居住功能的家裝家居需求。 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氣候下,第六空間將一眾進口家居品牌引入浙江,讓浙江人首次感受到了頂級家居帶來的震撼。   第... [閱讀]

  • 入選新質生產力優秀案例 林氏家居創新譜寫產業發展向“新”力 入選新質生產力優秀案例 林氏家居創新譜寫產業發展向“新”力

    為響應高質量發展號召,挖掘產業的尋“新”探索,近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攜手廣州大學舉辦2024數字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暨“南方致敬”頒獎典禮。來自廣東省廣州市相關政府部門、華為、林氏家居等知名企業以及南方日報、南方+等媒體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政學企媒各界同臺腦力激蕩,共話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會上,林氏家居憑借以數智化推動產業鏈創新的卓越表現,入選新質生產力優秀案例,成為傳統產業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成功范例。   據悉,本... [閱讀]

  • 馬上到家藺瑞敏:價值重塑與服務創新的領航者? 馬上到家藺瑞敏:價值重塑與服務創新的領航者?

    中國產經觀察消息:12月23日,一場由馬上到家(深圳)服務有限公司承辦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國際交流大會在昆明隆重舉行。此次大會不僅吸引了3000多位來自國內外的眾多知名企業代表和行業專家,還見證了“馬上到綜合服務系統”科技成果評價簽約儀式,并正式啟動了《即時零售服務規范》國家團體標準的籌備工作。會后,媒體采訪了馬上到家服務公司藺瑞敏董事長。   媒體:藺董事長,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馬上到家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