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 訊  >> 商業  >> 查看詳情

劉雄|以智能制造為抓手,助推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 中國產經觀察網   日期:2024-06-03 12:40:38  點擊:79264 
分享:
智能制造系統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把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擴展到了智能化、柔性化和高度集成化。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各國政府相繼提出了新的制造業發展戰略,如中國的“中國制造2025”、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德國的“工業4.0”等等。在這些戰略的引領下,全球掀起了開展智能制造的浪潮,而這股浪潮之下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制造業創新專家,全面助力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其中我國著名工業工程專家劉雄就是杰出代表。

2008年5月到2013年3月,劉雄在上海申祥包裝裝潢有限公司工作期間,便憑借著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業務能力,利用工余時間搞技術創新,以點帶面,為上海申祥包裝裝潢有限公司的技術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為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業務高速增長提供了極大幫助。

“這是我最重要的一段經歷,讓我知道憑著努力和智慧,你可以如何主導公司的技術發展,”盡管過去多年,劉雄對自己的這段工作經歷依舊充滿感慨,“包裝裝潢行業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行業整體來看,普遍面臨用工難、招工難、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有待提高、能耗和環保壓力大、貿易環境發生改變導致訂單下降等挑戰,這段經歷告訴我,推進智能制造技術發展是保持制造業企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2013年,劉雄選擇離開上海申祥包裝裝潢有限公司,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他成立了上海慧雄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雄包裝”),并擔任公司的總經理。在劉雄看來,他需要更大的平臺來展示自己。憑借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優秀的業務能力,劉雄迎來了新的突破,他將“智能制造”的概念深深烙進“慧雄包裝”的每一滴血液中,助力企業進行智能化轉型升級,最終“慧雄包裝”迎來新的騰飛,成功躋身華東地區包裝企業的前列,并成為中國包裝企業“智能制造”的升級典范。在此期間,為了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管理能力,劉雄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的EMBA,經過兩年的學習,劉雄再一次迎來蛻變,成為業內少有的兼具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頂尖復合型人才。
                                             (圖中為劉雄在工廠車間指導工作)

雖然在劉雄的帶領下,“慧雄包裝”已經取得了諸多成績,但在劉雄看來,當時的公司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慧雄包裝”的產能爆發和進一步發展。

“目前,企業生產管理過程的決策主要依靠人,企業管理者與工程技術人員通過信息系統獲取數據和生產信息,并依靠經驗和知識識別復雜運行工況,決策生產指標、工藝參數、控制系統指令。然而,人的決策行為往往并不穩定,會受素質和知識結構影響,難以實現生產制造全流程優化和高效的個性化定制。”劉雄極具針對性地分析道。

經過多方的考察與深入研究,劉雄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信息技術引入紙質包裝的設計生產中,創造性地研發出包裝制品柔性制造管理系統、工業生產成本自動核算系統、包裝制品工藝優化設計和分析系統、面向可視化管理的數字孿生工廠控制系統等諸多原創性技術成果。這些技術成果首先被應用到“慧雄包裝”,經過實際檢驗,這些技術成果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優越性,不僅完美解決了“慧雄包裝”在工藝設計、資源規劃、生產過程管理等多個產業鏈方面的疑難問題,還幫助公司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控制、優化、管理、調度及生產過程的無縫集成,為公司創造了數億元的經濟效益。

以“面向可視化管理的數字孿生工廠控制系統”為例,該系統是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構建的一種新型生產模式。該平臺將5G技術與數字孿生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了實體工廠與虛擬工廠的實時交互與協同,使得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得到精確控制和優化。其優勢在于能夠實時監控與預警,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平臺能夠實時監控生產線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進行預警,從而大大減少故障發生的可能性。此外,該系統還能實現對車間的精確控制與優化,實現透明化管理,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和優化算法,不斷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

“2021年12月5日,我到現在還記得那一天,中國元宇宙峰會2021落幕,讓我很受震撼,我當時對數字孿生技術已經有過一番了解,但仍沒想到其可以如此深入的改變制造業環境。”劉雄坦言,也是從那時起,他在頭腦中逐漸實現了數字孿生技術對于包裝行業從原料采購、到工廠數字化管理、到終端用戶需求響應的全鏈條打通。時至今日,劉雄研發的這些技術成果早已走出了“慧雄包裝”,其應用企業遍布上海、浙江、江蘇、河北、山西、廣東等多個省市,應用企業數量達數百家,不僅幫助應用企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更是實現了企業設計模式、智能生產決策、資源優化配置等多項創新應用,有力促進了應用企業的智能化、高端化與信息化發展。

作為行業中堅,多年來,劉雄備受行業內推崇,更是于2023年斬獲“十四五”工業管理科技創新先鋒人物這一國家級榮譽。對于未來,劉雄滿是憧憬,“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發展趨勢。作為與其息息相關的工業工程專家,我誓將肩負起行業發展重任,研發出更多更強大的智能化科研成果,進一步推動中國智能制造的跨越式發展。” (文|何榮華)

編輯:王宇

 

相關新聞

  • 山東省老科協科普報告活動走進煙臺 山東省老科協科普報告活動走進煙臺

    為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培育中小學生創新精神、科學意識和實踐能力,5月24日,山東省老科協邀請中國老科協科普報告團成員陳登民老師,分別在萊山區實驗小學、永銘中學作《做創新少年》《發展特長 成就夢想》的科普報告。 實驗小學報告會現場 在萊山區實驗小學,陳登民老師以“做創新少年”為主題,通過典型創新案例,啟發青少年如何進行創新思維開發,從看、想、做、用四個維度訓練學生們的創新能力。 永銘中學報告會現場 在萊山區永銘中學,陳登民老師... [閱讀]

  • 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二屆黃石磁湖康復醫學論壇舉辦 中國康復醫學會第二屆黃石磁湖康復醫學論壇舉辦

    5月15—17日,第二屆黃石磁湖康復醫學論壇暨2024湖北省康復醫學會學術年會在湖北省黃石市舉辦。大會以“聚焦前沿、傳承創新、融合發展”為主題,由中國康復醫學會、黃石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康復醫學會藥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湖北省康復醫學會、黃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承辦。 中國康復醫學會會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立典,中國康復醫學會監事長、黨委專職副書記牛恩喜,湖北省黃石市委書記郄英才,中國康復醫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康復醫學會會長黃曉琳,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 [閱讀]

  • 中國作物學會在廣西賀州開展“惠民興縣”科技志愿服務 中國作物學會在廣西賀州開展“惠民興縣”科技志愿服務

    5月21—23日,在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國作物學會及所屬水稻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團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鐘山縣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廣西水稻創新團隊成員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員唐茂艷、助理研究員鐘曉媛,廣西科虹有害生物防治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農藝師黃漢能赴鐘山縣開展農技培訓和田間考察指導工作。鐘山縣農業農村局、科協負責人及相關骨干,公安鎮、回龍鎮、鐘山鎮、清塘鎮4個鄉鎮負責人及農技人員、村“兩委”干部、農民合作社、家庭... [閱讀]

  • 江蘇:“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舉行 ▏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江蘇:“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舉行 ▏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5月28日,由江蘇省科協、省科技廳主辦的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江蘇省主場活動在江蘇省科技工作者活動中心舉行。200多名科技工作者代表參加活動。江蘇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徐纓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省科協主席陳駿宣讀《致全省科技工作者的倡議書》,號召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胸懷祖國和人民、始終堅持“四個面向”,立足自主創新、始終堅持敢為人先,厚植協同意識、始終堅持開放合作,恪守科研誠信、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秉持“板...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