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關,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密不可分。全國檢察機關持續加大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公益訴訟辦案力度,2023年共立案23754件,其中涉食品安全(含農產品質量安全)18827件,涉藥品安全4927件;2024年前3個月立案5126件,其中涉食品安全(含農產品質量安全)4235件,涉藥品安全891件。
一、食用農產品中非法添加、“人藥獸用”等問題嚴重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畜禽肉、水產品等食用農產品,若在養殖、生產環節被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將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檢察機關持續加大辦案力度,推動綜合治理,今年前3個月共辦理涉及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益訴訟案件776件。如李某軍、石某身、程某用3人生產、銷售非法添加工業用甲醛的羊血塊,該羊血主要用于火鍋店食用,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危害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同時督促行政機關全面排查類似違法行為。又如,某地有多個鄉鎮水產養殖行業存在獸藥濫用、“人藥獸用”問題,隨機檢測的羅非魚、石斑魚、青蛙等水產樣本中含有禁止食品動物使用的孔雀石綠、呋喃西林、氯霉素等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檢察機關依法督促行政機關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實現閉環管理。
二、麻醉藥品、精神類藥品濫用存在隱患。濫用麻醉藥品、精神類藥品及其他成癮性物質嚴重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且易誘發其他違法犯罪活動。今年前3個月,檢察機關共辦理涉及麻精藥品濫用公益訴訟案件23件。如某地4家醫療機構,明知復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糖漿含有國家管制的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精神藥品成分,仍然通過調貨、編造處方等手段,超限量、多頻次違規出售給趙某,致使該類精神藥品大量流入外省并最終被用于制販毒。檢察機關通過制發檢察建議、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督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促進訴源治理。又如,檢察機關辦案發現,某地12家藥品經營店違規在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銷售強力枇杷露等20余種國家禁止通過網絡銷售的含麻醉藥品口服復方制劑,此類藥物容易濫用成癮,對不特定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遂依法督促行政機關責令下架、規范管理。
三、網絡銷售、直播營銷不規范等問題需治理。今年前3個月,檢察機關共辦理涉互聯網銷售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件337件。如,檢察機關辦案發現,某電商村多名主播在直播平臺所售賣食品,存在無證無照、證照與實際不符以及未履行市場主體登記和網絡信息公示等問題,產品質量存在隱患;部分主播售賣減肥茶等非保健食品時,夸大產品功能、虛構使用效果、刷單炒信增加流量,誤導欺騙消費者,遂依法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推動問題整改。又如,某MCN機構(專業培育和扶持網紅達人的經紀公司或機構)旗下的“達人”,以親身體驗的消費者身份視頻分享評價多家餐飲店鋪的食品口味、服務水平,并在視頻下方附加了店鋪的團購鏈接,對餐飲店鋪進行推銷,但未在視頻中顯著標明“廣告”字樣,且部分被推廣店鋪存在食品質量不達標、實際價格與推廣視頻中價格不符等問題,檢察機關依法督促行政機關規范收費探店視頻廣告發布行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維護網絡食品消費安全。
檢察機關提示大家注意消費安全。下步我們將持續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涉食藥安全公益訴訟案件,促進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春日里,長江、嘉陵江交匯的山水之城重慶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近年來,重慶以“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為抓手,調整碼頭、工廠、市場等功能布局,恢復沿江岸線生態廊道功能,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努力實現人城山水和諧共生。 [閱讀]
2024年3月26日,隨著首趟試運行列車G55301次從黃山北站開出,經杭昌高鐵至黟縣東站后,沿著池黃高鐵駛向池州站方向進行列車運行圖參數測試,標志著池黃高鐵聯調聯試工作結束,轉入試運行階段,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池黃高鐵起自池州站,途經池州市貴池區、青陽縣,黃山市黃山區、黟縣,終至黟縣東站,正線全長約12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池州、九華山、黃山西、黟縣東4座車站,其中九華山、黃山西為本線新建車站,池州站為既有改建車站,黟縣東站為既有車站。 池黃高鐵是武漢... [閱讀]
3月25日,甘肅省會寧縣第四中學舉辦2024年度高三年級成人禮,學生跨越“成人門”、佩戴“成人帽”,與家長互讀書信,寄語未來,致敬青春,開啟人生新的旅程。 [閱讀]
3月25日,游船行駛在重慶朝天門碼頭一帶。 春日里,長江、嘉陵江交匯的山水之城重慶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近年來,重慶以“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為抓手,調整碼頭、工廠、市場等功能布局,恢復沿江岸線生態廊道功能,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努力實現人城山水和諧共生。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