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財 經  >> 即時資訊  >> 查看詳情

我國海上深層油氣探井測試日產創新高

來源: 科技日報   日期:2024-03-26 11:08:37  點擊:1402 
分享:

 25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在渤海超5000米的地層鉆探發現一口高產油氣井,測試日產油氣當量近1400立方米,創造了我國海上深層油氣探井日產最高紀錄,對進一步勘探海洋深層油氣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該井位于渤海中部海域,緊鄰渤海最大富烴凹陷——渤中凹陷,所在構造為火山巖儲層,測試日產原油855立方米、日產天然氣超50萬立方米,折合油氣當量約1400立方米,勘探前景廣闊。

  “從我國海洋油氣勘探實踐來說,通常把埋深超過4500米的地層稱為超深層。我們部署的這口探井埋藏在海底超5000米的潛山,地層溫度超過180攝氏度,壓力超過70兆帕,是國內罕見的高溫、高壓超深層油氣井,完成鉆探并獲得高產實屬不易。”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周家雄介紹說。

  渤?;鹕綆r潛山分布范圍廣,具有巖性變化快、儲層非均質性強等特點,勘探難度極大,多年來一直未獲突破,屬于傳統意義的勘探“禁區”。近年來,中國海油科研人員探索提出伸展—走滑復合斷裂帶深部油氣勘探理論,不斷創新巖性、巖相預測方法,自主研發潛山流體識別技術,成功預測渤海火山巖潛山優質儲層發育區,探獲高產油氣井。此前,在該理論的指導下,相繼發現了包括渤中26-6、渤中13-2在內的多個深層億噸級油田。

  中國海油勘探副總師徐長貴表示,該井的成功鉆探開辟了海上超深層油氣勘探新領域,有效印證了渤海隱性潛山的勘探潛力。同時,伸展—走滑復合斷裂帶深部油氣勘探理論技術的突破,對加快渤海深層—超深層勘探進程、建設海上萬億方大氣區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新聞

  • 博州科協助推兵地企業殘膜回收機專利技術轉化合作 博州科協助推兵地企業殘膜回收機專利技術轉化合作

    日前,新疆博州科協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科協聯合舉行兵地企業殘膜回收機專利技術轉化合作簽約儀式,博州樂鑫農牧機械有限公司與第五師雙河市德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標志著該項科技成果成功實施轉化。 據悉,殘膜回收機專利技術由第五師雙河市德康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殘膜回收技術,在棉田殘膜回收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曾在2023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優秀獎。該項技術如果有效轉化,將對提升農業機械化治理農田殘膜污染整體水平,支撐現代化農... [閱讀]

  • 廣西科技工作者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會議在南寧召開 廣西科技工作者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會議在南寧召開

    3月15日,廣西科技工作者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會議在南寧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有關精神。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自治區科協主席黃俊華在會上作宣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教授鄭皆連出席會議。廣西科協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會議要求,廣西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級科協組織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 [閱讀]

  • 新疆阿勒泰地區科協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科普宣傳活動 新疆阿勒泰地區科協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科普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引導廣大消費者樹立科學文明消費理念,提振全民消費信心,深化居民消費維權意識,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謹防網絡購物陷阱,2024年3月15日上午,新疆阿勒泰地區科協在金山廣場開展了“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科普活動。 活動中,新疆阿勒泰地區科協工作人員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居民講解了“3•15”知識,宣傳了近年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熱點問題,并就如何合法消費、合理消費,向社區居民進行了深入宣講。同時,向來往群眾發放... [閱讀]

  • 北京農學會赴門頭溝區開展鄉村振興技術服務 北京農學會赴門頭溝區開展鄉村振興技術服務

    為了落實北京市科協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相關要求,切實為郊區產業發展提供支撐,3月7日,北京農學會相關負責人與梨產業專家、副研究員劉軍,信息服務專家、推廣研究員魏清鳳,推廣副研究員曹承忠等一行到北京市門頭溝區開展技術服務,助力產業發展。 在赴門頭溝齋堂鎮白虎頭村故鄉土生態園開展鄉村振興科技服務的活動中,劉軍講解了修剪大原則和小技巧,大原則即“中干直立主枝開張” “因勢利導”(就當前樹勢選擇合適的修剪方法)、“整體相宜”...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