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財 經  >> 熱點專題  >> 查看詳情

產經觀察:蒸發的巨額債務?法學專家來支招

來源: 中國產經觀察   日期:2024-10-28 20:44:28  點擊:79101 
分享:
市場化債轉股是指債權人與債務人在市場主導下,為了各自的利益,經過商議簽訂協議,將債權按照一定比例轉化為對債務人企業股權的商事行為。在當下市場環境中,漸漸出現了利用債轉股作為套路手段侵害股東利益的行為,本期節目的當事人作為公司股東便遇到了這樣的困境,一步步落入對方設計的陷阱中,至今無法脫身。

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他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蒸發的巨額債務》。
 

 
朋友合伙開公司,矛盾初現端倪

據當事人王某講述,對方當事人徐某在2013年找到自己,倡導其與魯某、陳某、蘇某在四川成都合資成立投資公司。該投資公司注冊資金由5人湊成2300萬元。隨后,在徐某的號召下5人又發動身邊的親友成為公司小股東,籌集了2100萬元的股本金。公司成立初期,徐某將公司其中的4390萬元借走。

徐某按約定支付了3個多月利息后,便沒有繼續償還本息。此時,股東之一的陳某帶著徐某的同學、親家廖某找到當事人王某,兩人聲稱徐某即將破產,希望大家盡快去抵償徐某手中的一個天然氣公司,去遲了將竹籃打水一場空。據當事人王某表示,當時時間緊張,憑著朋友、公司股東這兩層身份的信任,以及徐某和廖某的關系,他初步相信了徐某要破產的說法。緊接著,根據陳某派人去天然氣公司考察的消息和徐某拿出的一份1.45億元的合同,當事人王某和魯某等人相信了該天然氣公司價值1.5億元的說法。2014年10月10日,眾人用投資公司的投資款抵償了天然氣公司的股份額,當事人王某為第一大股東,魯某次之。
 

 
立案四年無結果,背后有何隱情

當事人王某回憶道,抵償股權之后,魯某前往天然氣公司辦公考察,發現天然氣公司效益一般,1.5億元可能為虛構,但魯某并無實際證據。就在這時,陳某、廖某組織了一次股東大會,表示將徐某個人借孫某的2500萬元債務轉給天然氣公司承擔。在對方強硬的態度下,經協商,最終由天然氣公司承擔2000萬元債務,陳某、廖某承擔200萬元債務,徐某自行承擔300萬元債務。

2016年,孫某上訴法院要求天然氣公司償還債務。這筆債務利息每年高達400多萬元,當事人王某等人曾多次希望能把這筆公司債務退回給徐某,但遭到陳某拒絕,并希望當事人王某能出面與孫某解決。

直到2020年,當事人王某和孫某達成償還兩千多萬元債務的和解協議。當事人王某承接債務,并與天然氣公司約定將債務股轉給自己。也正是這年,孫某告訴當事人王某,他們被陳某、廖某、徐某三人欺騙了,徐某親口說過將天然氣公司高價賣給各股東,陳某與廖某從中收取好處費。當事人王某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經大量調查發現,陳某、廖某將多筆私人債務轉為公司債務進行代償,在過往獲取股份時也實際并未出資。
 

 
雙方對峙無果,2020年,當事人王某、魯某向當地警方報案。同年11月7日,當地公安局以“陳某、廖某職務侵占”立案偵查。

但是直到即將撤案,該案件才被地方引起重視。2023年10月21日,當地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2024年3月15日,當地法院開庭審理。當事人王某表示,陳某、廖某涉嫌十幾個案件,他未曾想到僅“職務侵占”這個案件就推遲了這么多年,至今未有結果,自己已身心俱疲。

當事人王某稱,從入伙投資至今,自己的經濟損失達到7000萬余元,而期間陳某派人阻止當事人王某去往天然氣公司調查,以及跟蹤當事人王某等行為,更讓其遭受精神傷害,自己將會追償到底。

法學教授來支招
 

 
本期節目邀請了中國政法大學的著名法學教授吳丹紅、北京友邦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德芳做客節目,為本案件進行專業點評。
 

 
吳教授首先指出,職務侵占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如果當事人王某所述屬實,那么對方當事人陳某、廖某、徐某都涉嫌職務侵占罪。

根據當事人王某的陳述,吳教授和趙律師認為徐某可能是真正的幕后做局人,如果虛構公司估值、侵占他人財產、挪用資金等行為屬實,那么徐某等人涉嫌詐騙。

吳教授表示,職務侵占罪與其他的刑事犯罪有較大區別的是,職務侵占罪一般由股東之間的問題所引起,需要控告人提供詳細、扎實的證據。但在本案中,控訴金額為324萬元。數額相對較少,從而造成案件的定性相對較輕,這也是案件一直在拖延的因素之一。

針對當事人王某因信任被騙的經過,吳教授也建議各位觀眾朋友引以為鑒,在簽訂數額巨大的合同時,建議請律師和評估公司等第三方機構做競調與評估。
 

 
趙律師補充道,即使在第三方機構評估確認后,行為人在簽訂協議時也需注意,協議中的各項條款應完備,符合法律規定的同時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違約責任部分需要清晰,保證自己的權益有條款約束與保障。簽訂協議之后,則要及時去履行,防止發生難以預料的問題。

就案件目前的進展,兩位老師一致建議當事人王某可以擴大控告人員范圍,追加其他相關的刑事罪名繼續控告。

在我國,判斷一個案件的最終結局,有且只有人民法院才能判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只能諫言,不能干預司法公正!對于案件發展,我們節目也將持續關注。

本案涉及的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編輯:王宇

相關新聞

  • 萬鋼會見德國科技創新基金會董事會主席 萬鋼會見德國科技創新基金會董事會主席

    10月23日,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京會見出席2024年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的德國科技創新基金會董事會主席于爾根·姆利內克(Jürgen Mlynek)。 萬鋼對姆利內克來華參會表示歡迎。他介紹了中國在加快經濟社會低碳綠色轉型、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等方面的實踐。希望未來中德兩國學術界、產業界圍繞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深化交流合作,實現中德、中歐間的互惠共贏,推動共同發展。 姆利內克對中國在能源結構轉型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等領域取得的進展表示贊賞。他表示,基礎研究領域的... [閱讀]

  • 2024重慶市弘揚科學家精神百場宣講重慶文理學院專場宣講會舉行 2024重慶市弘揚科學家精神百場宣講重慶文理學院專場宣講會舉行

    近日,由重慶市科協、市教委、市科技局、永川區委、重慶文理學院主辦,永川區委宣傳部、區科協等單位承辦的2024重慶市弘揚科學家精神百場宣講重慶文理學院專場宣講會舉行。宣講活動以“大愛無疆 科教報國”為主題,以涂銘旌院士的科學家精神故事為藍本,激勵科技工作者與青年學子獻身科學,助力中國式現代化重慶新發展。 重慶文理學院弘揚科學家精神宣講團由涂銘旌院士生前同事、學生、親屬等成員共同組成。宣講環節,重慶文理學院副校長李璐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 [閱讀]

  • 2024國際青年可持續創新大會舉辦 2024國際青年可持續創新大會舉辦

    10月19日至21日,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主辦,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和創合源(北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24國際青年可持續創新大會于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本次大會以“可持續創新,向新質生態而行”為主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行業領袖及政府官員,共同探討可持續創新的新路徑與新機遇。 大會設立了多個主題論壇,包括“可持續人居環境”“可持續時尚創新”“可持續藝術與AI可持續&rdqu... [閱讀]

  • 2024中國—東盟工程師論壇在北京舉行 2024中國—東盟工程師論壇在北京舉行

    10月16日,2024中國-東盟工程師論壇北京舉行。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國際合作部部長、中國工程師聯合體副理事長兼聯席秘書長羅暉,東盟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鄭宗聯出席論壇并致辭。田紅旗院士、舒印彪院士,菲律賓技術理事會主席費德里科·蒙薩達、緬甸工程學會聯合會主席欽貌泰等嘉賓出席論壇。中國科協國際合作部副部長、中國工程師聯合體副秘書長何巍主持開幕式。 羅暉提出,希望中國和東盟國家工程師組織持續加強工程領域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工程技術創新,共同提升工程師能力水平,加快拓展和完善工程師...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