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國說”再次上新重磅活動!10月29日,“醫學有溫度”專場在京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教授王一方、王岳,北京朝陽醫院教授陶勇,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教授王韜圍繞醫學人文主題作精彩演講,從不同角度分享對“醫學溫度”的理解和實踐,并與現場觀眾進行了溫情的互動對話。
演講前,五位專家受聘成為科普中國專家并獲得“星光講者”稱號。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華醫學會科普專家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活動中,郎景和院士以“奧斯勒與醫學的真諦”為題,講述醫學人文之父威廉·奧斯勒的生平和思想,強調醫學人文在當下具有更特別更深刻的意義。郎院士深情回憶了林巧稚醫生保持了一輩子的工作細節:“把聽診器在手里先捂熱了,然后才放到病人身上”。深刻凸顯了醫學領域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王一方教授與現場觀眾探討了醫學在撫慰人類痛苦中的作用。他提倡醫學應超越技術層面,關注患者全面需求,實現科學與人文的和諧統一。他強調,醫學人文,要以人心抵達人心,以人心換人心,人情溫暖人情。
王岳教授則從“醫學的速度與溫度”出發,圍繞醫患關系、醫學人文精神、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等多個方面,對當前醫療領域問題分享了自己深刻的理解和看法,他認為“我們醫學今天應該反思了,是什么阻礙了溫度,是速度,速度太快了,快到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關注溫度”。
陶勇教授分享了他在眼科領域的豐富經驗和對兒童眼病的深切關注。他強調要利用像人工智能這樣先進的技術,讓我們的診療變得更有效率,更高效。
王韜教授講述了他作為一位急診醫生在職業生涯中所經歷的感人故事,以及他對創傷醫學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強調中國醫者和中國患者可以有自己獨特的醫學人文宣言,期待“生命有痛,有你真好”可以成為中國醫者、學者乃至社會與國際的共識。
“科普中國說”是為科技工作者展示自我而搭建的科普演講平臺,通過“見人見物見精神”的方式向公眾展現新時代中國科學家的風貌,自2022年啟動以來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支持。本期“醫學有溫度”專場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中華醫學會指導,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華醫學會科普部承辦,來自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京宏志中學的學生和科普愛好者200余人參與現場活動。
近日,2024年杭州市科普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在杭州圖書館舉辦,來自衛健、氣象、應急等系統及社區大學、科普講師團、科普教育基地的30名科普工作者參加決賽。杭州市科協主要負責人,杭州市應急管理局、杭州市氣象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2024年杭州市科普職業技能競賽由杭州市科協、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杭州市氣象局、杭州市總工會、杭州社區大學聯合主辦,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會承辦。競賽內容包括筆試、輔導思路解析、現場講解等。 本次競賽通過初賽、復賽從近400名科普工... [閱讀]
9月19日上午,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的神農架林區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在松柏中心街舉行。本次活動由林區科協、林區黨委宣傳部、林區教育局、林區科技局等15個部門共同舉辦。 啟動儀式現場設置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全、防震減災、節能環保、法律知識、醫療衛生、農業污染防治、農藥的安全使用、豬牛羊口蹄疫防治、綠色生態種植等科普展區,面對面為前來參觀的社區居民、青少年和農民朋友發放科普宣傳資料,開展科技咨詢和健康醫療服務;在電子大屏... [閱讀]
9月14日,2024年全國科普日山東省主場活動在濟南市啟動。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宋軍繼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山東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作協、省工商聯、省農科院、山東廣播電視臺、省地震局、省氣象局、省消防救援總隊等單位負責同志出席啟動儀式。 宋軍繼指出,近年來,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 [閱讀]
9月13日上午,2024年浙江省紹興市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暨萬場報告話前沿全國學會走進紹興專場在紹興科技館舉行。 浙江省紹興市政協相關領導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紹興市科協主要負責人,紹興市級相關部門分管領導、處室負責人,市級學會、高校科協、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普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舉行了2024年紹興市科普研學達人TOP10頒獎,紹興市“十百千萬”科學傳播達人暨紹興市大學生科普宣講... [閱讀]